[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路灯照明智能调节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66923.0 | 申请日: | 2020-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3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 发明(设计)人: | 汪正;陈云;庞金慧;庞纪绿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聚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47/105 | 分类号: | H05B47/105;H05B47/11;H05B47/125;H05B47/17;H05B47/165 |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王俊晓 |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路灯 照明 智能 调节 系统 | ||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路灯照明智能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信息采集模块、信息执行模块、信息分析模块、信息处理模块、信息存储模块和摄像头;
所述信息采集模块每天零点获取当天路灯所处地点的天气信息并将其存储至信息存储模块,所述天气信息包括日出时间信息、日落时间信息、能见度信息和气候信息,所述能见度信息表示一天24个单时段内路灯所处地点的空气能见度,所述温度信息表示一天24个单时段内路灯所处地点的环境温度,所述信息采集模块还用于在当天日落时间信息和下一天日出时间信息之间的时间段内实时采集路灯所处环境内的光照强度数据和路面数据,并将其传输至信息分析模块,所述路面数据包括路面单位面积内的积水深度数据和路面单位面积内的积雪深度数据,所述信息采集模块通过摄像头对路灯所在路段一天24个单时段内的车流量数据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到的车流量数据传输至信息存储模块进行存储;
所述信息分析模块用于对路灯的照射工况进行分析,并将得到的休眠信号、浓雾预警信号、夜间照明信号、暖光信号、冷光信号和电流补偿值一同传输至信息执行模块;
所述信息处理模块根据车流量数据对路灯的工作模式进行处理,并将得到的正常模式信号和智能模式信号一同传输至信息执行模块;
所述信息执行模块对接收到的休眠信号、浓雾预警信号、夜间照明信号、暖光信号、冷光信号、正常模式信号和智能模式信号进行识别操作,其中,正常模式信号和智能模式信号的优先级高于休眠信号、浓雾预警信号、夜间照明信号、暖光信号和冷光信号的优先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路灯照明智能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灯的照射工况分析的具体步骤如下:
A1:从信息存储模块中提取天气信息,并将其内的日出时间信息标记为RC,将其内的日落时间信息标记为RL,将其内的能见度信息标记为VBi,将其内的气候信息标记为QHi,其中,i表示所处时段,i=1,2,3……24;
A2:在信息分析模块中预设有一个光照正常限值并将其标记为GX,预设有一个能见度正常限值并将其标记为VX,当时间点处于日出时间信息和日落时间信息之间且能见度信息大于等于能见度正常限值时,判定此时路面不需要进行灯光补偿,生成休眠信号,当时间点处于日出时间信息和日落时间信息之间且能见度信息小于能见度正常限值时,判定此时路面需要进行灯光补偿,生成浓雾预警信号,当时间点不处于日出时间信息和日落时间信息之间时,判定此时为夜间状态,需要进行夜间照明,生成夜间照明信号;
A3:信息分析模块中将光照强度数据标记为GQ,将光照正常限值与光照强度数据进行差值计算,得到光照补偿值并将其标记为GB,将光照补偿值代入到公式:电流补偿值=光照补偿值*光电转化系数*光照颜色影响系数,其中,光电转化系数取值为0.23517,光照颜色影响系数有两个取值,当路灯所发出的灯光为白色光线时,取值为0.682,当路灯所发出的灯光为黄色光线时,取值为0.841,将白色光线视为冷光,将黄色光线视为暖光;
A4:将路面数据中的积水深度数据标记为WS,将积雪深度数据标记为XS,当积水深度数据大于零或积雪深度数据大于零时,判定路面光线反射效率高,生成暖光信号,当积水深度数据等于零且积雪深度数据等于零时,判定路面光线反射效率低,生成冷光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路灯照明智能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灯的工作模式处理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从信息存储模块中提取车流量数据并将其标记为CLj,j=1,2,3……24,将过去七天内对应单时段的车流量数据相加后除以七,计算得出过去七天对应单时段内的车流量均值数据,并将其标记为CJj;
步骤二:信息处理模块中预设有一个车流量最低限值,当车流量均值数据大于车流量最低限值时,判定车流量大,生成正常模式信号;当车流量均值数据小于等于车流量最低限值时,判定车流量小,生成智能模式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路灯照明智能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操作的具体步骤如下:
B1:当识别到正常模式信号时,将路灯工作模式切换至正常模式,所述正常模式表示路灯处于持续发光状态或者持续关闭状态;
B2:当识别到智能模式信号时,将路灯工作模式切换至智能模式,所述智能模式表示在摄像头捕捉到距离路灯一百米处的汽车时自动点亮,汽车驶离路灯所在位置时自动熄灭的状态;
B3:当识别到休眠信号时,使路灯保持或切换至关闭状态,当识别到浓雾预警信号时,打开路灯,并将路灯灯光调整至暖光状态,且通过电流调整将路灯的实时功率调整至额定功率的一半;
B4:当同时识别到夜间照明信号和冷光信号时,打开路灯,并将灯光调整至冷光状态将通过路灯的电流调整至与电流补偿值大小相等的状态;当同时识别到夜间照明信号和暖光信号时,打开路灯,并将灯光调整至暖光状态,将通过路灯的电流调整至与电流补偿值大小相等的状态,同时进行步骤B3中的操作;
B5:从信息分析模块中提取积水深度数据和积雪深度数据,信息执行模块中预设有一个积水深度限值和一个积雪深度限值,当积水深度数据大于积水深度限值或积雪深度数据大于积雪深度限值时,自动对路灯进行角度偏移调节,使路灯与汽车行驶方向形成预设角度,所述预设角度取值为2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聚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聚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6692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