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精密铸造的蜡模焊接装置及其焊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66266.X | 申请日: | 2020-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33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林其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和县华林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7/02 | 分类号: | B22C7/02 |
代理公司: | 合肥三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0 | 代理人: | 李霞 |
地址: | 2382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精密 铸造 焊接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精密铸造的蜡模焊接装置,包括上端设有开口的工作箱,所述工作箱内设有两个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持盒,所述夹持盒滑动连接于隔板与工作箱内侧壁之间,所述夹持盒内侧壁转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设有两段旋向相反的螺纹,两段所述螺纹上均螺纹套接有夹持套筒,两个所述夹持套筒靠近工作箱中心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滑动贯穿夹持盒侧壁并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本发明通过设置夹持机构,可同时保证两侧蜡模在被夹持后始终处于夹持盒的中部位置,进而使得焊接的精确度更高;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可通过多个喷头的同时且多方位的加热,使得焊接效率大幅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蜡模制造及家加工设备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精密铸造的蜡模焊接装置及其焊接方法。
背景技术
蜡模是一种常用铸造方式。熔模精铸主要由模具制造、蜡模制造、壳型制造及随后的干燥、焙烧、浇注、凝固等工序组成,其中蜡模的拼合是极为重要的一步,蜡模拼合的精度会对后续成品的精度造成极大地影响。
然而,一般蜡模的焊接的工序,都是人工通过烙铁块对工件进行加热使得蜡模溶解,再手动进行蜡模的拼合,由于人工操作的精度较低,极易导致各个蜡模的溶解程度不一以及蜡模的拼合位置不准确,进而导致蜡模的精度较低且拼合效率极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精密铸造的蜡模焊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焊接精度差且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精密铸造的蜡模焊接装置,包括上端设有开口的工作箱,所述工作箱内设有两个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持盒,所述夹持盒滑动连接于隔板与工作箱内侧壁之间,所述夹持盒内侧壁转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设有两段旋向相反的螺纹,两段所述螺纹上均螺纹套接有夹持套筒,两个所述夹持套筒靠近工作箱中心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滑动贯穿夹持盒侧壁并固定连接有活动板,两块所述活动板相对的侧壁上均设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通过多根弹簧与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工作箱内设有竖直设置的隔板,所述隔板固定连接于工作箱内侧壁,所述隔板与工作箱内侧壁之间形成驱动腔,两根所述螺纹杆靠近驱动腔的一端均转动贯穿夹持盒侧壁并延伸至驱动腔内侧设置,所述驱动腔内设有用于驱动螺纹杆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工作箱外侧壁固定连接有传动盒,所述传动盒内设有用于调节夹持盒位置的调节机构,所述隔板与工作箱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环形框,所述环形框内设有空腔,所述环形框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喷头,所述喷头与空腔内部相连通,所述环形框上侧设有用于供给焊接能源的供给机构。
优选的,处于所述夹持盒外侧的螺纹杆上转动套接有轴承,所述轴承滑动贯穿隔板设置,且所述隔板上贯穿设有与轴承相匹配的条形槽。
优选的,所述夹持盒侧壁上贯穿设有与连接块相匹配的滑动槽,所述连接块与滑动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于驱动腔内侧壁,处于所述驱动腔内的螺纹杆与转轴上均固定套接有斜齿轮,且两个相对的所述斜齿轮相互啮合,所述工作箱外侧壁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转动贯穿工作箱侧壁并与转轴其中一端同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供给机构包括加热箱,所述加热箱固定连接于环形框上端,所述加热箱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两块竖直设置的加热网板,所述加热箱上端固定安装有电源,所述电源与两块加热网板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环形框上端固定安装有气泵,所述气泵输出端与加热箱内部相连通,所述加热箱通过输出管与空腔内部相连通,所述气泵输入端与外界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固定套接有两个螺纹套,且两个所述螺纹套的螺纹旋向相反,两个所述螺纹套上均螺纹套接有调节套筒,两个所述调节套筒靠近夹持盒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滑动贯穿传动盒与工作箱侧壁并与夹持盒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其中一端转动贯穿传动盒并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和县华林精密铸造有限公司,未经和县华林精密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662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