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热膨胀系数热塑性聚酰亚胺、薄膜、模塑粉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61824.3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74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姬亚宁;白小庆;青双桂;唐必连;赵恒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73/10 | 分类号: | C08G73/10;C08J5/18;C08L79/08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唐智芳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热 膨胀系数 塑性 聚酰亚胺 薄膜 模塑粉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低热膨胀系数热塑性聚酰亚胺,由二胺单体和二酐单体聚合生成,其特征是,所述聚酰亚胺含有下述式(I)所示的结构单元:
(I);
所述式(I)所示结构单元是由4,4-二氨基二苯醚和对苯基二(偏苯三酸酯)二酸酐在非质子极性溶剂中于加热条件下聚合反应得到,加热条件是指加热至60~100℃,反应时间为30~60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热膨胀系数热塑性聚酰亚胺,其特征是,所述式(I)所示结构单元的占比为60~100mol%。
3.一种低热膨胀系数热塑性聚酰亚胺薄膜,其特征是,所述薄膜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热膨胀系数热塑性聚酰亚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热膨胀系数热塑性聚酰亚胺薄膜,其特征是,所述低热膨胀系数热塑性聚酰亚胺中的式(I)所示结构单元在所述低热膨胀系数热塑性聚酰亚胺薄膜中的占比为60~100mol%。
5.权利要求3所述低热膨胀系数热塑性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低热膨胀系数热塑性聚酰胺酸树脂的步骤以及由低热膨胀系数热塑性聚酰胺酸树脂制备低热膨胀系数热塑性聚酰亚胺薄膜的步骤,其特征是,
在制备低热膨胀系数热塑性聚酰胺酸树脂的步骤中,采用下述方法a或b制备低热膨胀系数热塑性聚酰胺酸树脂:
方法a.取4,4-二氨基二苯醚和对苯基二(偏苯三酸酯)二酸酐在非质子极性溶剂中先在加热条件下聚合反应,撤除加热条件后再反应至完全,得到低热膨胀系数热塑性聚酰胺酸树脂;
方法b.取4,4-二氨基二苯醚和其他二胺类单体溶于非质子极性溶剂中,加入对苯基二(偏苯三酸酯)二酸酐于加热条件下聚合反应,体系冷却后再加入或不加入其他二酐类单体进行聚合,得到低热膨胀系数热塑性聚酰胺酸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方法b中,在体系冷却至30℃以下后再加入其他二酐类单体。
7.一种低热膨胀系数热塑性聚酰亚胺模塑粉,其特征是,所述模塑粉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热膨胀系数热塑性聚酰亚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低热膨胀系数热塑性聚酰亚胺模塑粉,其特征是,所述低热膨胀系数热塑性聚酰亚胺中的式(I)所示结构单元在所述低热膨胀系数热塑性聚酰亚胺模塑粉中的占比为60~100mol%。
9.权利要求7所述低热膨胀系数热塑性聚酰亚胺模塑粉的制备方法, 包括制备低热膨胀系数热塑性聚酰胺酸树脂的步骤以及由低热膨胀系数热塑性聚酰胺酸树脂制备低热膨胀系数热塑性聚酰亚胺模塑粉的步骤,其特征是,
在制备低热膨胀系数热塑性聚酰胺酸树脂的步骤中,采用下述方法a或b制备低热膨胀系数热塑性聚酰胺酸树脂:
方法a.取4,4-二氨基二苯醚和对苯基二(偏苯三酸酯)二酸酐在非质子极性溶剂中先在加热条件下聚合反应,撤除加热条件后再反应至完全,得到低热膨胀系数热塑性聚酰胺酸树脂;
方法b.取4,4-二氨基二苯醚和其他二胺类单体溶于非质子极性溶剂中,加入对苯基二(偏苯三酸酯)二酸酐于加热条件下聚合反应,体系冷却后再加入或不加入其他二酐类单体进行聚合,得到低热膨胀系数热塑性聚酰胺酸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6182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空调气流通道的设计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智能化电路芯片研发辅助机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