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综合检测与诊断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61750.3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40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罗江平;夏浪;谭勇;张东方;曹经纬;李红梁;杨四清;王文星;赵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时代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G01N27/83;G01N29/04;G01N29/44;G06K9/00;G06N3/08;B61K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刘奕 |
地址: | 412007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综合 检测 诊断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综合检测与诊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1)前端传感组件进行所有通道原始传感信号的激发与反馈信号的采集;S12)伤损检测信号处理组件进行各通道传感器反馈信号的采集和并行处理,并对各通道传感器反馈信号进行实时管理、控制及目标结果数据处理;S13)智能识别处理计算机对伤损检测信号处理组件输出的数据进行智能化识别处理,完成最终伤损数据的解算、处理及动态输出。本发明能解决现有钢轨伤损检测方式存在的检测手段单一,智能化程度低,无法实现对铁路钢轨全方位伤损检测以及全面健康状态诊断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应用于铁路路轨无损检测的轨道综合检测与诊断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铁路运输的大力发展,我国的铁路建设里程与日俱增,铁路行车高密度化、高速度化以及重载化逐渐成为现代铁路的主要特点,铁路钢轨的结构性能和健康状态对于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性至关重要。铁路钢轨在列车长期高速、高密度的行驶过程中,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疲劳裂纹及磨损,这些前期伤损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进一步持续发展,达到一定期限后,可以发展成为重伤,从而导致钢轨断裂,造成破坏性较大的安全事故。因此,对钢轨进行快速、准确的缺陷检测、识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针对铁路钢轨的伤损检测主要采用无损检测技术,即根据被测材料结构异常或缺陷处引起的电、磁、声、光、热等反应的变化,结合现代化测控技术,来检测被测对象内部或者表面是否存在缺陷,并进一步评价被测对象的使用性能。如:公告号为CN20730098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铁路钢轨探伤系统,包括:轮探头,用于进行铁路钢轨探伤,生成超声波射频信号;信号调理电路,与轮探头连接,用于对超声波射频信号进行信号调理;AD转换器,与信号调理电路连接,用于将信号调理后的超声波射频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可编程逻辑门阵列,与AD转换器连接,用于对模数转换后的超声波射频信号进行数字信号处理,将超声波射频信号转换为A型波形;对A型波形进行信号特征提取,所提取的特征用于生成B型图形及实时监控铁路钢轨探伤系统的状态。又如:公开号为CN110246134A的中国发明申请公开了一种钢轨伤损分类装置,包括:伤损图库建立模块、特征提取模块、伤损分类模块及分类结果显示模块。伤损图库建立模块基于标定的伤损图像数据创建伤损图库。特征提取模块提取伤损图库中伤损图像的特征值并组成特征向量。伤损分类模块对每类伤损图像的特征向量进行训练,得到伤损图像的最优分类函数,并将未经训练的伤损图像的特征向量输入最优分类函数进行测试。分类结果显示模块对伤损图像的分类测试结果进行可视化输出。
然而,由于钢轨伤损的种类繁多,形成原因多样,上述现有技术均采用单一的检测技术手段,智能化程度低,无法实现对众多类型铁路钢轨伤损的全方位检测以及全面健康状态诊断。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综合检测与诊断方法,以解决现有钢轨伤损检测方式检测手段单一,智能化程度低,无法实现对众多类型铁路钢轨伤损的全方位检测以及全面健康状态诊断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具体提供了一种轨道综合检测与诊断方法的技术实现方案,轨道综合检测与诊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前端传感组件进行所有通道原始传感信号的激发与反馈信号的采集;
S12)伤损检测信号处理组件进行各通道传感器反馈信号的采集和并行处理,并对各通道传感器反馈信号进行实时管理、控制及目标结果数据处理;
S13)智能识别处理计算机对所述伤损检测信号处理组件输出的数据进行智能化识别处理,完成最终伤损数据的解算、处理及动态输出。
进一步的,所述前端传感组件包括速度编码器、摄像传感装置、漏磁传感装置及超声传感装置。所述摄像传感装置包括红外激光传感器及线扫描相机,所述漏磁传感装置包括激励线圈、磁芯及磁敏感阵列,所述超声传感装置包括超声晶片。所述步骤S11)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时代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株洲时代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617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电缆
- 下一篇:一种高效的BPLC网络组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