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马铃薯挖掘及气力式残膜回收一体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60623.1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91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杨术明;陈智;马永龙;赵建华;张志强;陈军;李茂强;杨树川;陈小斌;马伏龙;王昱潭;曲爱丽;薛宏;丁华建;王敏;白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智源农业装备有限公司;宁夏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17/10 | 分类号: | A01D17/10;A01D31/02;A01D33/00;A01D33/08;A01B43/00 |
代理公司: | 银川瑞海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4104 | 代理人: | 贠天娥 |
地址: | 751100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铃薯 挖掘 气力 式残膜 回收 一体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马铃薯挖掘及气力式残膜回收一体机,包括机架、悬挂装置、挖掘装置、输送装置、防缠绕装置、限深装置、收膜装置、集膜装置及传动装置,所述悬挂装置设于机架前部上方,挖掘装置设于机架前端,输送装置设于机架中部,收膜装置及集膜装置设于机架后部。通过挖掘装置将薯土挖掘并通过输送装置在输送过程中将薯土进行有效分离;收膜装置与集膜装置对残膜进行有效收集;集膜箱由方钢焊接框架,外围加装不锈钢钢网,防止回收的残膜外漏。通过本发明实现马铃薯收获过程中薯土自动分离与残膜自动回收,节省大量人力;同时提高了马铃薯回收效率,增加薯土分离效果,使得马铃薯收获更加彻底,减少浪费;提高了残膜回收效率,减少土地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马铃薯收获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马铃薯挖掘及气力式残膜回收一体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马铃薯收获是通过人工挖掘来完成,效率较低,人力浪费严重,因此,出现了马铃薯收获机械以提高收获效率。但是,现有的马铃薯收获机械在使用时存在泥土与马铃薯的分离难度高的问题,导致部分马铃薯容易埋覆于土壤中,造成收获不彻底,造成浪费。此外,现有设备很难将马铃薯上的土壤完全分离,一般还需要进行人工筛选及人工补充分离操作,影响了马铃薯的采收效率。
此外,马铃薯种植中为了土壤保湿会使用到地膜,地膜材料的主要成分是高分子化合物,在自然条件下,这些高聚物难以分解,大量的残膜污染造成的减产损失将超过铺膜种植所能够带来的增产效益,长期下去将使土壤受到重度污染,严重影响马铃薯的生长和发育并最终导致耕地荒废。此外,若将残膜直接废弃,也会导致一定的资源浪费。因此,马铃薯收获之后,需要将残膜进行回收再利用。现有的马铃薯收获机械,不具备残膜回收功能,收获后需要通过人工捡拾残膜,进一步增加工作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马铃薯挖掘及气力式残膜回收一体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马铃薯收获机械存在的土壤分离困难以及无法实现残膜回收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马铃薯挖掘及气力式残膜回收一体机,包括机架、悬挂装置、挖掘装置、输送装置、防缠绕装置、限深装置、收膜装置、集膜装置及传动装置,所述悬挂装置设于机架前部上方,挖掘装置设于机架前端,输送装置设于机架中部,收膜装置及集膜装置设于机架后部,其中:
所述挖掘装置包括挖掘铲及设于挖掘铲后方的延伸栅条;
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设于机架内两侧的两组输送轮组,每组输送轮上分别配装输送链条,两组输送链条之间连接若干个输送筛条;
所述防缠绕装置包括横轴和竖轴,所述横轴和竖轴分别通过轴承座安装于机架上,横轴两端及竖轴的上端分别设有锥形蜗轮,且横轴上的锥形蜗轮与竖轴上的锥形蜗轮配装,竖轴上设有防缠绕滚筒;
所述限深装置包括设于机架底部的限深辊,限深辊两侧连接调节杆,调节杆通过螺栓安装于调节座的U形孔内;
所述收膜装置包括辊轴、转辊及导膜槽,所述转辊配装在辊轴上,转辊位于输送链末端上方,导膜槽前端设有的进料口,其后端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上连接出料仓;
所述集膜装置包括集膜箱及液压缸,集膜箱分固定半箱及活动半箱,固定半箱和活动半箱的上端铰接连接,固定半箱和活动半箱的顶部分别设有连接座,液压缸两端头耳环分别与连接座铰接,固定半箱的侧壁与出料仓连通。
优选的,所述输送轮组包括驱动滚轮、从动滚轮、张紧滚轮、支撑滚轮以及振动轮组,驱动滚轮通过橡胶齿与输送筛条啮合,从而通过驱动滚轮的旋转带动输送筛条的运动。
优选的,所述振动轮组包括振动转轴,振动转轴上设有转动臂,转动臂的两端分别连接振动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智源农业装备有限公司;宁夏大学,未经宁夏智源农业装备有限公司;宁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606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