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回收三乙胺的连续化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56564.0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9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田泊凝;赵加恩;宋双骐;赵佳睿;秦洪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209/84 | 分类号: | C07C209/84;C07C211/05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6 | 代理人: | 张世静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收 乙胺 连续 化工 | ||
1.一种回收三乙胺的连续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含三乙胺盐酸盐的工艺废水加入到静态混合器内,
S2:同时将液碱加入到静态混合器内,调节静态混合器出口液体的PH值,
S3:将调节完PH值的混合液体加入到第一分水器内,并保证第一分水器内的温度在60-70℃之间,
S4:混合后的液体经第一分水器连续分离后,将其上层液分离流入到冷却器内,其下层溶液流入到第二分水器内,第二分水器内的温度保持在60-70℃之间,
S5:第二分水器内的溶液连续分离后,上层液流入到冷却器内,其下层溶液为废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收三乙胺的连续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流入第一分水器液体在第一分水器内停留的时间不小于2小时,流入第一分水器液体在第一分水器内停留的时间不少于1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收三乙胺的连续化工艺,其特征在于:
第一分水器直径与高度比=1:5-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收三乙胺的连续化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二分水器直径与高度比=1:9-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收三乙胺的连续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液碱的浓度在20%-30%之间,且在所述S2中,调节后的液体PH值在12-13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656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