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却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53155.5 | 申请日: | 2020-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0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 发明(设计)人: | 出口顺一;山田英治;服部宏之;小寺广明;床樱大辅;富永聪;岩间悠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2M7/42 | 分类号: | H02M7/42;H02M7/00;H05K7/20;H02K1/20;H02K1/32;H02K9/19;B60K11/02 |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严鹏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 装置 | ||
1.一种冷却装置,将搭载于车辆的马达和驱动所述马达的逆变器冷却,其中,
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共用流路、第1流路、第2流路和分配构造,所述共用流路供冷却液流动,所述第1流路配置为自所述共用流路分支,将所述逆变器和所述马达的定子冷却,所述第2流路配置为自所述共用流路分支,相对于所述第1流路独立,将所述马达的转子冷却,所述分配构造构成为将所述冷却液分配到所述第1流路和所述第2流路,并且使所述冷却液中的被分配到所述第1流路的第1冷却液和所述冷却液中的被分配到所述第2流路的第2冷却液的分配比率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中,
所述第1流路配置为将所述逆变器和所述定子串联地冷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装置,其中,
所述第1流路配置为使所述逆变器位于所述第1流路的比所述定子靠上游侧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装置,其中,
所述分配构造依据所述转子的转速使所述分配比率变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装置,其中,
所述转速小于第1转速的情况下的所述第1冷却液的流量比所述转速为所述第1转速以上的情况下的所述第1冷却液的流量多,
所述转速为第2转速以上的情况下的所述第2冷却液的流量比所述转速小于所述第2转速的情况下的所述第2冷却液的流量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装置,其中,
在所述转速小于第3转速的情况下,所述第1冷却液的所述流量比所述第2冷却液的所述流量多,
在所述转速比所述第3转速高的情况下,所述第2冷却液的所述流量比所述第1冷却液的所述流量多。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装置,其中,
所述转子包含转子轴和所述转子轴的周围的转子铁芯,
所述第2流路包含连接流路、转子轴流路和转子铁芯流路,所述连接流路自所述共用流路与所述第2流路的分支点与所述转子轴相连,所述转子轴流路与所述连接流路相连,配置在所述转子轴的内部,所述转子铁芯流路自所述转子轴流路经过所述转子铁芯的内部与所述转子铁芯的外部相连,
所述分配构造包含所述分支点、所述第2流路以及所述转子。
8.一种冷却装置,将搭载于车辆的马达和驱动所述马达的逆变器冷却,其中,
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共用流路、第1流路和第2流路,所述共用流路供冷却液流动,所述第1流路配置为自所述共用流路分支,将所述逆变器和所述马达的定子冷却,所述第2流路配置为自所述共用流路分支,相对于所述第1流路独立,将所述马达的转子冷却,
所述转子包含转子轴和所述转子轴的周围的转子铁芯,
所述第2流路包含连接流路、转子轴流路和转子铁芯流路,所述连接流路自所述共用流路与所述第2流路的分支点与所述转子轴相连,所述转子轴流路与所述连接流路相连,配置在所述转子轴的内部,所述转子铁芯流路自所述转子轴流路经过所述转子铁芯的内部与所述转子铁芯的外部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315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