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控散热的空气压缩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51975.0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33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黄达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达(江西)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9/06 | 分类号: | F04B39/06;F04B39/02;F04B39/00;F04B49/06 |
代理公司: | 南昌华成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6 | 代理人: | 黄晶 |
地址: | 332000 江西省九江市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控 散热 空气压缩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控散热的空气压缩机,包括空气压缩机主体,还包括散热组件和温控阀;温控阀包括阀体、传动组件和油路控制组件,阀体上设有进油路,进油路上设有可转动的缓冲轮;油路控制组件包括连接杆、拨动板、复位弹簧三和分别设置在连接杆两端的阀塞一和阀塞二,连阀体上设有固定板,连接杆穿过固定板,复位弹簧三套设在连接杆的上半段上且一端与固定板抵接;分油路二上设有导向块,导向块上设有电磁控制组件,拨动板设置在连接杆上。本发明散热性能好,同时能够对进入温控阀的润滑油进行缓冲,降低润滑油的流速和压力,提升温控阀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控散热的空气压缩机。
背景技术
空气压缩机是一种用以压缩气体的设备,空气压缩机与水泵构造类似,大多数空气压缩机是往复活塞式,旋转叶片或旋转螺杆,离心式压缩机是非常大的应用程序。
现有的空气压缩机外侧没有散热设备,无法对空气压缩机运行时产生的热量进行发散,导致空压机运行温度高,长期下去会减短空压机使用寿命;目前在空气压缩机油循环系统中使用较为广泛的温控阀由阀体、阀芯感温原件、复位弹簧二等组成;油从进油口进入温控阀,由于温度过高,该进入的油需要经散热器降温再回到温控阀,然后经过滤器回主机,由于进入的油的温度不是恒定的,有时油温高,有时油温低,油温低的可以不经过散热器散热,但是传统的温控阀结构,进来的油都需要从散热器过一遍,明显会增加成本,并增加能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控散热的空气压缩机,散热性能好,同时能够对进入温控阀的润滑油进行缓冲,降低润滑油的流速和压力,提升温控阀的使用寿命,且能够调节油路走向。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控散热的空气压缩机,包括空气压缩机主体,还包括散热组件和设置在所述空气压缩机主体内的温控阀;
所述散热组件设置在所述空气压缩机主体的外侧;
所述温控阀包括阀体、传动组件和油路控制组件,所述阀体上设有进油路,所述进油路上设有可转动的缓冲轮;所述进油路的一端设有与其连通的分油路一和分油路二;所述油路控制组件包括连接杆、拨动板、复位弹簧三和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两端的阀塞一和阀塞二,所述阀塞一和阀塞二可分别伸入到分油路一和分油路二中将分油路一和分油路二堵住,所述阀体上设有固定板,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固定板,所述复位弹簧三套设在连接杆的上半段上且一端与固定板抵接;所述分油路二上设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上设有供连接杆穿过的通孔,所述导向块上设有可与阀塞二卡合的电磁控制组件,所述拨动板设置在连接杆上;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转轴一、转轴二、传动轮一、传动轮二、传动轮三和传动带,所述缓冲轮通过转轴一与传动轮一连接,所述传动轮一通过传动带与传动轮二连接,所述传动轮二与传动轮三均设置在转轴二上且所述传动轮三可沿着转轴二轴向活动,所述传动轮三远离传动轮二的端面上设有与拨动块一、拨动块二配合的拨动杆,所述转轴二远离传动轮二的一端设有电磁铁一,所述电磁铁一通电后可以产生吸引传动轮三的吸力,所述转轴二上套设有复位弹簧二,所述复位弹簧二一端和传动轮二连接,另一端和传动轮三连接。
优选的,所述油路控制组件还包括导向套,所述导向套上设有与阀塞一配合的导向孔;所述导向孔的孔壁上设有环形安装槽,所述环形安装槽内安装有环形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电磁控制组件包括电磁铁二、卡柱和复位弹簧一,所述导向块上设有相通的容置腔一和容置腔二,所述电磁铁二设置在容置腔一内,所述卡柱与容置腔二活动配合,所述卡柱位于容置腔一内的一端设有可与电磁铁二吸合的铁板,所述卡柱上设有限位凸起,所述复位弹簧一的一端和限位凸起抵接,另一端和容置腔二的腔底抵接,所述阀塞二上设有与卡柱配合的卡槽。
优选的,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安装板和通水管,所述安装板通过螺栓可拆卸设置在所述空气压缩机主体上;所述通水管盘曲设置在所述安装板内部,所述通水管的两端分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达(江西)机电有限公司,未经力达(江西)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19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体目标的三维增强成像方法
- 下一篇:一种核电站控制棒驱动机构用绕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