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纳米药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与载药组合物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351452.6 申请日: 2020-11-26
公开(公告)号: CN112263547B 公开(公告)日: 2022-12-20
发明(设计)人: 吴海强;许晨舒;徐盼;王亦男;欧阳娜;尚琦 申请(专利权)人: 深圳大学
主分类号: A61K9/107 分类号: A61K9/107;A61K9/127;A61K47/34;A61K45/00;C08G69/10;C08G69/40
代理公司: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代理人: 刘芙蓉
地址: 518060 广东***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多功能 纳米 药物 载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组合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纳米药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与载药组合物,属于生物医用药物载体与缓释药物载体技术领域。所述纳米药物载体由下式所示结构的多聚硒代氨基酸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自组装而成;其中,22≤n≤454、2≤x≤50、2≤y≤50,其中n、x、y均为整数。本发明提供的纳米药物载体能够负载药物分子制成缓释控释的药物输送系统,可通过各种方式给药,所包载的药物可以根据需要从输送系统中缓释控释的释放,从而降低给药频率、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纳米药物载体兼具一般氨基酸类纳米药物载体优势的同时,具备了硒的多种生物学功能,是一类新型、多功能纳米药物载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用药物载体与缓释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纳米药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与载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药物载体主要是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以不同的形式与药物分子通过化学键合、物理吸附或包裹,构成药物控制系统,可在不降低原药物分子药效并抑制其副作用的情况下,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及生物控制,实现药物定时、定位、定量释放,协助增强其疗效。药物载体系统已经被运用于多种给药途径,包括注射、口服、透皮吸收等。药物载体种类较多,纳米药物载体是指粒径在10~1000nm的一类新型载体,由于其粒径比毛细血管通路小,且具有降低药物毒副作用、提高药物稳定性、缓释控释药物和药物靶向释放等优点,近年来,纳米药物载体逐渐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纳米药物载体有聚合物胶束、纳米囊和纳米球、纳米脂质体、固体脂质纳米粒以及磁性纳米颗粒等。多种高分子材料可用于纳米药物载体的研究开发,但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安全性等是必须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氨基酸是生物功能大分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构成机体营养所需蛋白质的基本物质。采用天冬氨酸、谷氨酸、赖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等制备的聚氨基酸是一类低毒、生物相容性好、容易被机体吸收和代谢的生物降解高分子,在药物载体领域发展潜力极大。由于氨基酸分子之间的强氢键作用等,其水溶性较差,在体内降解速率和周期难以掌控,且在体内易被免疫系统识别而清除等。

因此,现有技术仍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发明人研究发现,PEG(聚乙二醇)具有柔韧的亲水性长链,无毒无免疫原性,FDA已经批准用于临床使用,是目前已知亲水载体中最具有发展前途的材料之一。PEG与聚氨基酸结合形成嵌段共聚物,能够改善聚氨基酸嵌段的亲水性,减少体内蛋白质在材料表面的吸附和细胞的粘附等。此外,由于PEG具有在体内循环时不易被免疫系统识别的优点,可以保护聚氨基酸不受免疫系统的破坏,延长材料在体内的循环时间等。因此,PEG的引入可以显著增强聚氨基酸用于纳米药物载体的综合性能。

同时,功能化、智能化已是当前纳米药物载体发展的战略性趋势。研究发现,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硒具有抗氧化、调节免疫、拮抗有害重金属、抗衰老等重要生物功能。硒缺乏与许多人类疾病的发病有关,包括糖尿病、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人体摄入硒主要有两种方式:无机硒,利用率低,毒性大;有机硒,如硒代氨基酸,生物相容性更好,利用率高,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具有更低的毒性和更高的安全性。故,硒代氨基酸的引入有望积极推动功能化纳米聚氨基酸类药物载体的研究开发。

为此,鉴于当前多聚氨基酸类纳米载体主要功能单一,只能作为药物载体等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纳米药物载体,兼具一般氨基酸类纳米药物载体优势的同时,具备了硒的多种生物学功能,是一类新型、多功能纳米药物载体。

具体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功能纳米药物载体,其中,由式(Ⅰ)所示结构的多聚硒代氨基酸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自组装而成;

其中,22≤n≤454、2≤x≤50、2≤y≤50,其中n、x、y均为整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学,未经深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14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