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使用性能的强聚磁电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49841.5 | 申请日: | 2020-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1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 发明(设计)人: | 高超;王盼盼;王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德电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9/04 | 分类号: | H02K9/04;H02K9/06;H02K5/20;H02K9/19;H02K5/10;H02K5/24;H02K5/18;B08B1/04;B08B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6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使用 性能 磁电机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提高使用性能的强聚磁电机,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其包括外壳和后盖,外壳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外壳内部设置有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定子和转子;外壳内部设置有空腔,外壳内侧壁转动连接有若干个散热风扇,空腔内壁贯穿开设有供散热风扇插设的对接孔,外壳侧壁贯穿开设有与空腔相连通的通风孔;空腔内部设置有冷却管,冷却管内装盛有冷却液;冷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转轴端部,冷却管靠近散热风扇处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内齿轮,散热风扇包括转动杆,转动杆转动连接于外壳内侧壁,转动杆外侧壁固定套接有用于与内齿轮相啮合的外齿轮;本申请具有快速消散电机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提高电机的使用性能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提高使用性能的强聚磁电机。
背景技术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聚磁技术是指巧妙运用永磁体和导磁体的各种排列,尽量使更多的磁通量汇集到工作气隙中去,即提高磁路中空气隙的磁通密度,进而提高电机的出力和快速响应。
相关授权公告号为CN20494775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聚磁永磁电机,由定子、转子、轴承、控制系统构成,定子由心轴和缠绕在心轴上极靴的线圈组成,极靴有若干个,沿圆周均布;转子由固定在导磁圆筒的内圆上的永磁组合体组成,该永磁组合体聚合磁力形成强力外露磁极,该永磁组合体的外露磁极朝向转子的轴心线,外露磁极的数量与定子的极靴相同,外露磁极沿转子内圆均布且相邻的外露磁极的极性相反;转子隔间隙装在定子外,二者同轴,转子与定子通过轴承联系,极靴上的线圈与控制系统连接,控制系统外接电源;在工作过程中,控制系统给线圈交替通入正反方向的电流以与外露磁极产生磁的引力或斥力从而驱动转子的正方转,通过永磁组合体聚合磁力已形成强力磁极,提高电机工作效率。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随着通过提高聚磁能力的方式来提高电机工作效率之后,电机转子长时间转动所产生的热量也会加大,大量热量堆积而无法快速有效地排出,易降低电机的使用性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电机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无法快速有效地排散从而影响电机的使用性能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提高使用性能的强聚磁电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提高使用性能的强聚磁电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提高使用性能的强聚磁电机,包括外壳和后盖,所述外壳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外壳内侧壁转动连接有若干个散热风扇,所述空腔内壁贯穿开设有供散热风扇插设的对接孔,所述外壳侧壁贯穿开设有与空腔相连通的通风孔;所述空腔内部设置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内装盛有冷却液;所述冷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转轴端部,所述冷却管靠近散热风扇处的侧壁套接有内齿轮,所述散热风扇包括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于外壳内侧壁,所述转动杆外侧壁固定套接有用于与内齿轮相啮合的外齿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工作时,转轴周向转动,冷却管沿转轴周向做圆周运动,冷却管转动过程中,内齿轮与外齿轮相啮合从而带动散热风扇转动,散热风扇促进了外壳内外空气的流通,且冷却管内装盛有冷却液,以对经过空腔内的空气进行降温,从而能够快速驱散电机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确保电机的适用性能。
可选的,所述散热风扇还包括固定连接于转动杆外侧壁的叶片组,所述叶片组由若干个散热铝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铝制散热片具有质量,能够在转动杆的带动下转动,且铝制散热片具有散热快的特点,因此以散热铝片作为散热风扇的叶片能够进一步优化散热风扇的散热效果,加快热量的排散。
可选的,所述外壳靠近每一所述通风孔处的外侧壁上均设置有滤尘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尘网的设置能够减少出现外界灰尘经通风孔进入外壳内部从而导致电机内部结构蒙尘,继而导致电机的正常运行的情况,以进一步保证电机的稳定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德电机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大德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498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