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锆铝合金线坯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49063.X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33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尹建成;宋丹;罗玉伟;刘英莉;张子潭;李彦飞;钟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D11/06 | 分类号: | B22D11/06 |
代理公司: | 昆明隆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20 | 代理人: | 龙燕 |
地址: | 6500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锆铝合金线坯的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制备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在汇聚型惰性气流约束下,熔液流入挤压轮槽,并在挤压轮槽内向两侧流动;轮槽内的熔液在轮槽上方气孔喷出的惰性气体的作用下,沿轮槽铺展开来,熔液表面快速凝固;呈半固态的合金坯料随轮槽向模腔运动,在堵头处受阻后开始在轮槽内堆积,当坯料充满堵头前的挤压型腔时,剩余液相与液氮冷却的模腔接触,快速凝固为固相;固态坯料在挤压轮槽侧边摩擦力的推动下,转入进料孔,并从模具中挤出形成合金杆。本发明可实现高锆铝合金线坯的连续制备,产品性能好,工艺流程短,生产效率高,且模腔模具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锆铝合金线坯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制备领域。
背景技术
耐热铝合金导线的允许使用温度(150℃)明显高于普通硬铝线(90℃),在不改变铁塔高度和线路走廊的情况下,仅用耐热导线替换普通硬铝线,便可使线路容量增加60%以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Al-Zr合金很适合用于制备耐热铝合金导线,其主要优点如下:(1)合金中细小弥散的Al3Zr(L12)相可钉扎位错以提高合金强度,同时可阻止亚晶界的迁移与合并以提高合金的再结晶温度;(2)Al3Zr(L12)相与基体间具有良好的共格关系(失配率仅为0.8%),可减小界面能、降低第二相粗化的驱动力,使其具有高温稳定性;(3)平衡状态下,Zr在Al基体中的固溶度极低,如400℃时,其固溶度仅为0.0005at.%,这不仅有利于进行热处理强化,而且有助于延缓弥散相的粗化,同时对合金导电率的提升也十分有益;(4)Zr在Al基体中的扩散速率很低,如400℃时,其扩散系数仅为1.2×10-20m2/s,有利于抑制弥散相的粗化,使其在高温下仍可有效阻碍位错运动;(5)价格低廉,利于工业化应用。因此,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该系列合金已引起众多研究者的关注。
Al-Zr合金的主要问题在于平衡凝固时可固溶于铝基体中的Zr元素含量较低,由Al-Zr二元合金相图可知,Zr在α-Al中的最大固溶度仅为0.28wt.%,在采用常规铸造、连铸连轧、连续铸挤等技术制备合金时,Zr的添加量会受到限制,这制约了合金强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因此,为研发强度更高的耐热铝导线,急需探索高锆铝合金线坯的制备新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锆铝合金线坯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高锆铝合金熔液在感应炉1内熔炼后倒入中间包2,惰性气体喷射装置4喷射出汇聚型惰性气体,汇聚型惰性气体流约束熔液从中间包2下方的导流管3流入挤压轮槽6,并在挤压轮槽6内向两侧流动。
(2)挤压轮槽6内的熔液在挤压轮槽6在惰性气体喷射装置4喷出的惰性气体的作用下,沿挤压轮槽6铺展开来,在上有惰性气体的对流传热,下有挤压轮槽的传导传热,在双重传热作用下熔液表面开始快速凝固。
(3)呈半固态的合金坯料随挤压轮槽6向模腔7运动,在堵头处受阻后开始在挤压轮槽6内堆积,当坯料充满堵头前的挤压型腔时,剩余液相与液氮冷却的模腔7接触,快速凝固为固相;固态坯料在挤压轮槽6侧边摩擦力的推动下,转入进料孔,并从模具8中挤出形成高锆铝合金杆;高锆铝合金杆经人工时效后得到高锆铝合金线坯。
优选的,本发明步骤1中所述感应熔炼炉1位于中间包2的斜上方,便于合金熔液的倾倒转移;中间包2下的导流管3从惰性气体喷射装置4中的圆孔11穿过,导流管出口正对挤压轮槽6的最高点。
优选的,本发明所述导流管3内径为3-6mm。
优选的,本发明所述惰性气体喷射装置4底面上设有多个倾斜气孔12和多排竖直气孔13,倾斜气孔12均匀分布在圆孔11周围,各个气孔轴线延长线交于一点,交点距惰性气体喷射装置4底面的距离为20-50mm;竖直气孔13在圆孔11左右两侧对称分布,竖直气孔13正对挤压轮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490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温度调节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