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元器件载带包装设备和载带包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48005.5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198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倪旭鑫;黄茂林;李广严 | 申请(专利权)人: | 倪旭鑫 |
主分类号: | B65B15/04 | 分类号: | B65B15/04;B65B69/00;B65B35/38;B65C9/06;B65C9/18;B07C5/36;B07C5/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4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元器件 包装 设备 方法 | ||
1.一种电子元器件载带包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机架(1)以及安装在机架上的条料供料装置(2)、条料剥离装置(3)、导通检测装置(4)、端面检测装置(5)、贴标装置(6)和载带包装装置(7);沿加工方向,条料供料装置(2)、条料剥离装置(3)、导通检测装置(4)、端面检测装置(5)、贴标装置(6)和载带包装装置(7)依次衔接,呈直线形设置;
所述的条料供料装置(2)用于将连接有电子元器件的条料进行上料,条料剥离装置(3)用于将电子元器件从条料中进行剥离,导通检测装置(4)用于检测电子元器件的导通良好性,端面检测装置(5)用于检测电子元器件的上端面,贴标装置(6)用于将标签移贴在电子元器件的上端面,载带包装装置(7)用于将合格产品进行包装收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元器件载带包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条料供料装置(2)包括移动接泊板(21)、丝杠组件(22)、料盘(23)、条料驱动机构(24)、上料基座(25)、往复驱动块(26)、上料气缸(27)、挡块(28)和挡料气缸(29);所述的移动接泊板(21)通过滑轨移动连接在机架上,丝杠组件(22)固定在机架上,丝杠组件(22)的移动端与移动接泊板(21)相连接;所述的移动接泊板(21)上设置有两个料盘设置位,料盘(23)设置在料盘设置位上,所述的料盘(23)上设置有多个条形槽(231),条形槽(231)中设置装有电子元器件的条料;所述的条料驱动机构(24)固定在机架上,条料驱动机构(24)对应料盘(23)的上方;所述的上料基座(25)设置在移动接泊板(21)的侧方,上料基座(25)设置有过料通道与条形槽(231)相对应,往复驱动块(26)通过滑轨移动连接在上料基座(25)上,上料气缸(27)固定在上料基座(25)上,上料气缸(27)的伸缩端与往复驱动块(26)相连接;所述的往复驱动块(26)包括滑移座(261)和单向顶块(262),单向顶块(262)中部设置有圆孔(264),圆孔(264)铰接在滑移座(261)上,单向顶块(262)上还设置有尖部(263),尖部(263)与条料上矩形孔相对应,尖部(263)一侧的缺口(265),缺口(265)中设置有弹簧与往复驱动块(26)相抵,将尖部(263)向下压;所述的挡块(28)移动配合在上料基座(25)上,挡块(28)对应上料基座(25)通道的侧方;挡块(28)与上料基座(25)之间设置有弹簧,弹簧将挡块(28)向外压,挡料气缸(29)固定在上料基座(25)的侧方,挡料气缸(29)对应挡块(28)的外端面;所述的条料驱动机构(24)包括龙门架(241)、移动模组(242)、竖直气缸(243)、下顶块(244)和顶柱(245);移动模组(242)水平安装在龙门架(241)上,竖直气缸(243)设置在移动模组(242)的移动部,下顶块(244)与竖直气缸(243)的伸缩端相连接,顶柱(245)固定在下顶块(244)的底端,顶柱(245)对应条料上的圆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元器件载带包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条料剥离装置(3)包括基座(31)、限位轨道(32)、步进驱动机构(33)、裁切剥离机构(34)和吸运机构(35);所述的基座(31)固定在机架上,限位轨道(32)设置在基座(31)上端;所述的限位轨道(32)的出料端设置有向下翻转的弧形导板(36);所述的步进驱动机构(33)设置在基座(31)上,步进驱动机构(33)对应限位轨道(32)中的条料,所述的裁切剥离机构(34)安装在基座(31)中,裁切剥离机构(34)对应限位轨道(32)的中部;吸运机构(35)安装在基座(31)上,吸运机构(35)从上方对应裁切剥离机构(34);所述的步进驱动机构(33)用于驱动条料间歇运动,裁切剥离机构(34)用于将电子元器件从条料中剥离,吸运机构(35)用于将剥离的电子元器件进行搬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倪旭鑫,未经倪旭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4800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智慧养老服务的远程健康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膜层变色片的打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