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振晶体实现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47447.8 | 申请日: | 2020-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35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 发明(设计)人: | 唐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恒晶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F15/08 | 分类号: | F16F15/08;H03H9/17;H05K5/02;H05K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公茂海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晶体 实现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抗振晶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振晶体实现方法,包括准备所需材料,所需材料包括晶振壳体、绝缘缓冲胶、SMD晶振、安装导线和PCB基板,PCB基板上预留有两个通孔;将安装导线一端连接到SMD晶振上,另一端连接PCB基板上;SMD晶振和PCB基板连接后放入晶振壳体内,PCB基板与晶振壳体的敞口端贴合连接;通过PCB基板上预留的一个通孔注入绝缘缓冲胶,另一个通孔用于排出晶振壳体内的空气,直至绝缘缓冲胶注满晶振壳体,从而完成组装;本发明结构简单,体积较小,由于SMD晶振整体被包裹在绝缘缓冲胶体中,因此该器件可以实现抗大型冲击、震动的功能,可以进行小型化封装,可以用于车载、机载、弹载等多用途设备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振晶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振晶体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晶体作为电路工作时钟频率源发生器件,其输出频率要求稳定,而晶体工作环境为运输震动、人员携带运动乃至在机载、弹载等情况下,晶体受到外界震动影响,输出频率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设备整体工作性能,因此使用一种方法提高晶体抗振性能,对晶体在震动环境下的应用尤其重要。
通常晶体抗振有通过多方向安装对称晶体,采用差分对减方式实现主动多方向抗振的方案,此类方案成本较高,安装及算法较复杂。另一种为采用柔性弹簧、柔性PCB等方式安装晶振,结合壳体结构,实现被动抗振。此类方案安装方式复杂,对结构件形状及安装摆放要求较高,一般要求器件尺寸较大。
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抗振晶体实现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抗振晶体实现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振晶体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所需材料,所需材料包括晶振壳体、绝缘缓冲胶、SMD晶振、安装导线和PCB基板,PCB基板上预留有两个通孔;
步骤二:将安装导线一端连接到SMD晶振上,另一端连接PCB基板上;
步骤三:SMD晶振和PCB基板连接后放入晶振壳体内,PCB基板与晶振壳体的敞口端贴合连接;
步骤四:通过PCB基板上预留的一个通孔注入绝缘缓冲胶,另一个通孔用于排出晶振壳体内的空气,直至绝缘缓冲胶注满晶振壳体,从而完成组装。
进一步地,上述抗振晶体实现方法中,所述晶振壳体优选为金属屏蔽壳。
进一步地,上述抗振晶体实现方法中,所述绝缘缓冲胶优选为为工业防振密封绝缘胶。
进一步地,上述抗振晶体实现方法中,所述安装导线为金属软导线或金线。
进一步地,上述抗振晶体实现方法中,所述PCB基板材质优选为通用FR4板材。
进一步地,上述抗振晶体实现方法中,所述PCB基板与晶振壳体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或粘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体积较小,由于SMD晶振整体被包裹在绝缘缓冲胶体中,因此该器件可以实现抗大型冲击、震动的功能,可以进行小型化封装,可以用于车载、机载、弹载等多用途设备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SMD晶振组装完毕后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恒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恒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474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