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发电与路面冷却功能的城市立杆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45870.4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41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蔡阳;洪炳华;吴伟雄;黄畅;张浩;潘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F28D20/02 | 分类号: | F28D20/02;F24S60/10;H02N11/00;H02J7/3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卢泽明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发电 路面 冷却 功能 城市 | ||
本发明涉及公共设施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发电与路面冷却功能的城市立杆,包括填埋管、空气混合室外管、相变蓄热装置、热电装置、蓄电装置、搭载设备、控制器和内管,填埋管具有中空的内腔,填埋管的内腔连通空气混合室;外管可吸收太阳能并将热量传递至相变蓄热装置,内管具有中空的内腔,且内管的内腔连通空气混合室,搭载设备安装于外管的上端,控制器电性连接热电装置和蓄电装置,蓄电装置电性连接搭载设备和热电装置。通过相变蓄热装置蓄热,促进热电装置发电蓄电,同时,热电装置朝向内管放热还能形成空气对流,进而带走路面热量,冷却路面,可以解决传统的城市立杆搭载设备供能损耗大、经济性差以及城市路面难以冷却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公共设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发电与路面冷却功能的城市立杆。
背景技术
城市立杆是城市街区重要的公共设施之一,广泛应用于监控、照明、指示以及交通等多种需求领域。现有技术中,城市立杆的搭载设备主要靠城市电网供电,供电压力大,电能损耗严重,不利于环保,而且城市供电需要较多电线铺设和逆变器等费用,增加了社会的经济支出,此外,城市街区的路面由于受到太阳的持续辐射,不仅会加剧城市的热岛效应,还会加速路面材料老化,降低路面材料的性能,而传统的填埋式水冷方法虽然能降低路面温度,但是耗能过大,并且存在渗漏的风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发电与路面冷却功能的城市立杆,能够方便给搭载设备供电,并能有效冷却路面,保护路面材料。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发电与路面冷却功能的城市立杆,包括地下组件,包括填埋管和空气混合室,所述填埋管具有中空的内腔,所述填埋管的内腔连通所述空气混合室;地上组件,包括外管、相变蓄热装置、热电装置、蓄电装置、搭载设备、控制器和内管,所述外管、所述相变蓄热装置、所述热电装置和所述内管由外至内依次层叠分布设置,所述外管固定于路面上,所述外管可吸收太阳能并将热量传递至所述相变蓄热装置,所述内管具有中空的内腔,且所述内管的内腔连通所述空气混合室,所述搭载设备安装于所述外管的上端,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热电装置和所述蓄电装置,所述蓄电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搭载设备和所述热电装置。
上述的具有发电与路面冷却功能的城市立杆,所述相变蓄热装置包括蓄热管和相变蓄热材料,所述蓄热管插设于所述外管和所述热电装置之间,所述相变蓄热材料填充于所述蓄热管的内壁和外壁之间,所述蓄热管的外壁包覆有铜材料。
上述的具有发电与路面冷却功能的城市立杆,所述相变蓄热装置还包括泡沫金属,所述泡沫金属填充于所述蓄热管的内壁和外壁之间。
上述的具有发电与路面冷却功能的城市立杆,所述热电装置包括柔性热电元件,所述柔性热电元件套接所述内管,所述柔性热电元件包括热端柔性基板和冷端柔性基板,所述热端柔性基板贴合连接所述相变蓄热装置,所述冷端柔性基板贴合连接所述内管。
上述的具有发电与路面冷却功能的城市立杆,所述柔性热电元件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柔性热电元件沿所述内管的轴向分布,所述热电装置还包括隔热棉,每相邻两个所述柔性热电元件之间均设有所述隔热棉。
上述的具有发电与路面冷却功能的城市立杆,还包括风扇,所述风扇设于所述内管的上端,所述风扇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和所述蓄电装置。
上述的具有发电与路面冷却功能的城市立杆,还包括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均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一传感器设于路面之下,所述第二传感器设于所述热电装置内。
上述的具有发电与路面冷却功能的城市立杆,所述外管为铝管,所述外管的外壁涂覆有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
上述的具有发电与路面冷却功能的城市立杆,所述外管的下端设有维修门。
上述的具有发电与路面冷却功能的城市立杆,所述填埋管设有多根,多根所述填埋管相互平行设置,每根所述填埋管的内腔均连通所述空气混合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未经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458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