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发电与路面冷却功能的城市立杆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45870.4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41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蔡阳;洪炳华;吴伟雄;黄畅;张浩;潘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F28D20/02 | 分类号: | F28D20/02;F24S60/10;H02N11/00;H02J7/3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卢泽明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发电 路面 冷却 功能 城市 | ||
1.一种具有发电与路面冷却功能的城市立杆,其特征在于,包括
地下组件(100),包括填埋管(110)和空气混合室(120),所述填埋管(110)具有中空的内腔,所述填埋管(110)的内腔连通所述空气混合室(120);
地上组件(200),包括外管(210)、相变蓄热装置(220)、热电装置(230)、蓄电装置(240)、搭载设备(250)、控制器(260)和内管(270),所述外管(210)、所述相变蓄热装置(220)、所述热电装置(230)和所述内管(270)由外至内依次层叠分布设置,所述外管(210)固定于路面上,所述外管(210)可吸收太阳能并将热量传递至所述相变蓄热装置(220),所述内管(270)具有中空的内腔,且所述内管(270)的内腔连通所述空气混合室(120),所述搭载设备(250)安装于所述外管(210)的上端,所述控制器(260)电性连接所述热电装置(230)和所述蓄电装置(240),所述蓄电装置(240)电性连接所述搭载设备(250)和所述热电装置(2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发电与路面冷却功能的城市立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蓄热装置(220)包括蓄热管和相变蓄热材料,所述蓄热管插设于所述外管(210)和所述热电装置(230)之间,所述相变蓄热材料填充于所述蓄热管的内壁和外壁之间,所述蓄热管的外壁包覆有铜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发电与路面冷却功能的城市立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蓄热装置(220)还包括泡沫金属,所述泡沫金属填充于所述蓄热管的内壁和外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发电与路面冷却功能的城市立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装置(230)包括柔性热电元件(231),所述柔性热电元件(231)套接所述内管(270),所述柔性热电元件(231)包括热端柔性基板和冷端柔性基板,所述热端柔性基板贴合连接所述相变蓄热装置(220),所述冷端柔性基板贴合连接所述内管(27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发电与路面冷却功能的城市立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热电元件(231)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柔性热电元件(231)沿所述内管(270)的轴向分布,所述热电装置(230)还包括隔热棉(232),每相邻两个所述柔性热电元件(231)之间均设有所述隔热棉(23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发电与路面冷却功能的城市立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扇(300),所述风扇(300)设于所述内管(270)的上端,所述风扇(300)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260)和所述蓄电装置(24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发电与路面冷却功能的城市立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传感器(400)和第二传感器(500),所述第一传感器(400)和所述第二传感器(500)均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260),所述第一传感器(400)设于路面之下,所述第二传感器(500)设于所述热电装置(230)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发电与路面冷却功能的城市立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210)为铝管,所述外管(210)的外壁涂覆有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发电与路面冷却功能的城市立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210)的下端设有维修门(60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发电与路面冷却功能的城市立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埋管(110)设有多根,多根所述填埋管(110)相互平行设置,每根所述填埋管(110)的内腔均连通所述空气混合室(1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未经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4587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