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位修复技术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342230.8 申请日: 2020-11-25
公开(公告)号: CN112546870B 公开(公告)日: 2022-09-20
发明(设计)人: 黄彦;刘晓烨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工业大学;南京高谦功能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01D65/10 分类号: B01D65/10;C04B41/87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10000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原位 修复 技术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原位修复膜缺陷的技术,延长膜组件的使用寿命。采用干法操作,不使用任何有机添加剂,将陶瓷粉体加入膜组件进气侧,通入高压气体使其堵塞膜缺陷,然后高温烧结到膜下基体。无需拆卸即可将膜材料修复,在烧结过程中避免了膜缺陷处陶瓷粉体的脱落和松散,残留在膜组件内的陶瓷粉体不会污染渗透侧,保证了产物纯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温无机膜材料的原位修复技术,目的是在无需拆卸膜材料的情况下自动修复膜缺陷,延长膜使用寿命,提高分离效果。

背景技术

高纯氢气已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电子、光伏、特种冶金、色谱分析、航空航天、食品医药等高科技领域。近年来,氢能的发展受到格外关注,而高纯氢是氢能的主要燃料。工业制氢方法主要有水汽重整、电解水、水煤气转化、催化裂解等,粗氢的分离与纯化方法有变压吸附、膜分离、深冷、金属氢化物、变温吸附等。其中,膜分离法操作最简单,在各种透氢膜材料中,金属钯与钯合金膜(下文统称为钯膜)对氢气有最好的纯化效果。常规钯膜主要是薄壁的钯合金片和细管,通过反复的冷轧——退火工艺制成,对设备和操作工艺要求极高。

新一代的钯膜被称为负载型膜或复合膜,将钯膜担载于多孔基材表面,膜厚度可降至10μm以下,不仅大大节约了贵金属用量,而且提高了透氢率。基材提供的机械强度使钯膜能在更高压力下工作,从而获得更高的透氢效率。在制膜过程中,膜缺陷的控制十分关键。除通过工艺优化提高膜层质量外,还可以通过过程强化来消除膜缺陷,或者促进膜缺陷的快速愈合。例如,我们研究组在化学镀膜过程中采取了反向抽吸法[黄彦等.一种制备钯或钯合金膜的循环化学镀工艺,中国专利201110118605.7,2011.]和还原剂渗透法[黄彦等.一种管式多孔材料负载金属膜的化学镀方法.中国专利200710021806.9,2007.]。化学镀之前,在膜缺陷处预先沉积金属钯催化剂可以促进该处的钯金属沉积速度[黄彦等.钯或钯合金复合膜的化学镀修复法.中国专利201010018273.0,2010.][唐春华等.Pd/γ-Al2O3对超薄金属钯复合膜表面缺陷修复的研究.天然气化工.2009,34(2):1-6.]。

对于已有的破损钯膜,专利201110408018.1技术公开了一种补丁法,将钯箔或其他致密金属箔片作为补丁紧贴膜缺陷处,再经高温处理使补丁与钯膜烧结在一起[谢东来等.一种修复钯膜组件缺陷的方法.中国专利201110408018.1,2011.]。郑磊等[郑磊等.一种填补致密膜缺陷的方法.中国专利201510346454.9,2015.]使用含有陶瓷粒子和高温胶的水基悬浮液来封堵钯膜缺陷,然后进行高温处理。Lundin等[S.B.Lundin et al.Glassfrit sealing method for macroscopic defects in Pd-based composite membraneswith application in catalytic membrane reactors.Sep.Pur.Tech.,2017,172:68-75.]使用水基搪瓷悬浮液涂在膜缺陷处,然后加热使搪瓷料熔融。钯膜的工作温度一般在300℃以上,需要封装在膜壳中形成膜组件或膜分离器。在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膜缺陷则产氢纯度下降,当氢纯度达不到要求时则须更换钯膜。虽然可以借鉴上述方法对钯膜进行修补,但是在拆卸过程中极容易造成钯膜的进一步损坏,迫切需要原位修复钯膜的方法,亦即能在不拆卸钯膜的情况下修复破损的钯膜。为此,我们研究组前期发明了二氧化硅气相沉积法[黄彦,黎月华.一种钯复合膜缺陷修复方法.中国专利201310721809.9,2013.],本专利将提供一种更加简便的方法,完全属于干法操作,不使用任何液体或有机添加剂,不会对钯膜有任何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简便、高效的膜原位修复方法,在无需拆卸钯膜的情况下,采用干法操作,直接将膜组件内的破损钯膜自动修复,降低膜缺陷的泄漏量,提高钯膜选择性,延长钯膜的使用寿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南京高谦功能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工业大学;南京高谦功能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422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