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锚碇转向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332676.2 | 申请日: | 2020-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05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 发明(设计)人: | 许颖强;林明伟;臧超;刘翠云;陈维;毛伟琦;涂满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C21/02 | 分类号: | B66C21/02;E01D21/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王江能 |
| 地址: | 43005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向 系统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锚碇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
预埋型钢(12),其相对固定于山体外侧;
耳板(100),其垂直固定于所述预埋型钢(12);
卸扣(200),其铰接于所述耳板(100),且卸扣(200)的转动平面与耳板(100)平行,所述卸扣(200)的卸扣本体用于缠绕起重索或牵引索,且起重索或牵引索可绕环形的卸扣本体水平摆动;
所述耳板(100)上开设铰接孔,所述卸扣(200)的横销垂直穿过所述铰接孔;所述耳板(100)的铰接孔的轴线呈水平,所述卸扣本体可绕横销沿竖直方向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锚碇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碇转向系统(1)还包含锚锭体(10),所述锚锭体(10)固定于所述山体外侧面,所述预埋型钢(12)固定于所述锚锭体(1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锚碇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碇转向系统(1)还包含多个预埋件(11),所述多个预埋件(11)穿透所述预埋型钢(12),插设固定于所述锚锭体(10)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锚碇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型钢(12)为矩形钢板,所述预埋件(11)为六个,六个所述预埋件(11)均布穿透所述预埋型钢(12)延伸至锚锭体(10)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锚碇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板(100)包含主拉板(13)、加强环板(14)和加劲板(15),所述主拉板(13)竖直垂直于预埋型钢(12),所述加劲板(15)水平设置且垂直于预埋型钢(12)和主拉板(13);所述加强环板(14)环绕所述铰接孔设置,用于加强铰接孔的强度。
6.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锚碇转向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S1:将预埋型钢(12)相对固定于山体外侧;
S2:将耳板(100)垂直固定于所述预埋型钢(12),将卸扣(200)铰接于所述耳板(100),且卸扣(200)的转动平面与耳板(100)平行;
S3:将起重索或牵引索缠绕所述卸扣本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碇转向系统还包含锚锭体(10),所述锚锭体(10)位于所述山体外侧面;
在步骤S1中,在山体外侧浇筑锚锭体(10),待锚锭体(10)达到设计强度,将预埋型钢(12)固定于所述锚锭体(10)外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碇转向系统还包含多个预埋件(11);
在步骤S1中,在山体外侧浇筑锚锭体(10)前,将多个预埋件(11)固定于设计位置。
9.如权利要求7所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板(100)上开设水平的铰接孔,所述卸扣(200)的横销穿过所述铰接孔;所述耳板(100)包含主拉板(13)、加强环板(14)和加劲板(15);所述主拉板(13)竖直垂直于预埋型钢(12),所述加劲板(15)水平设置且垂直于预埋型钢(12)和主拉板(13);所述加强环板(14)环绕所述铰接孔设置,
在步骤S2中, 将主拉板(13)、加强环板(14)和加劲板(15)焊接成型为耳板(100),再将耳板(100)安装于所述预埋型钢(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267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应力接长装置和接长方法
- 下一篇:一种直播系统、方法、设备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