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应力接长装置和接长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32672.4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30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帝;潘军;徐平安;周琳;徐昌学;李旭东;余本俊;王凯鹏;雷运华;金永忠;胡腾飞;陆胜成;王雍筌;瞿召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19/12;E01D101/28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孟欢 |
地址: | 43005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应力 装置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一种预应力接长装置和接长方法,涉及桥梁施工的技术领域,该接长装置设置在连续梁桥的负弯矩最小的区域,且接长装置的两侧分别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接长装置包括:若干个第一预应力筋和第二预应力筋;至少两个依次连接的桥面板,每个桥面板远离第一区域的一侧上均锚固至少一个第一预应力筋,远离第二区域的一侧上均锚固至少一个第二预应力筋;同时,第一预应力筋穿设在第一区域、桥面板上,第一预应力筋在桥面板上的一端为第一张拉端,另一端为第一锚固端;第二预应力筋穿设在桥面板、第二区域上,第二预应力筋在桥面板上的一端为第二锚固端,另一端为第二张拉端。本申请能够分段分散设置锚固点、张拉点,在实现对预应力的接长的目的同时,还降低了对桥面板的厚度要求。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桥梁施工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预应力接长装置和接长方法。
背景技术
在逐跨施工的混凝土连续梁中预应力筋通常采用首跨双端张拉,其余跨单端张拉,传统的钢桁-混凝土组合梁、钢箱-混凝土组合梁只在负弯矩区设置纵向预应力,正弯矩区不设置纵向预应力,而设置预应力的负弯矩区往往设置锯齿块。
其中,较长的预应力筋通常使用接长器进行接长。当负弯矩区设置的纵向的预应力筋需要接长张拉时,一般多在满足厚度要求的桥面板上采用预应力接长器进行接长。而安装预应力接长器还需要在桥面板的纵桥向边侧上预留较宽的槽口,且横桥向的钢筋需断开,影响桥面板受力,锯齿块设置过多也不利于桥面板预制,且影响结构美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预应力接长装置和接长方法,能够分段分散设置锚固点、张拉点,在实现对预应力的接长的目的同时,还降低了对桥面板的厚度要求。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应力接长装置,该接长装置设置在连续梁桥的负弯矩最小的区域,且所述接长装置的两侧分别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包括:
若干个第一预应力筋;
若干个第二预应力筋;
至少两个依次连接的桥面板,每个所述桥面板远离所述第一区域的一侧上均锚固至少一个第一预应力筋,远离所述第二区域的一侧上均锚固至少一个第二预应力筋;
同时,所述第一预应力筋穿设在所述第一区域、所述桥面板上,所述第一预应力筋在所述桥面板上的一端为第一张拉端,另一端为第一锚固端;
所述第二预应力筋穿设在所述桥面板、所述第二区域上,所述第二预应力筋在所述桥面板上的一端为第二锚固端,另一端为第二张拉端。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桥面板的数量为2~4个。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桥面板上锚固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预应力筋,或所述桥面板上锚固至少两个所述第二预应力筋。
一些实施例中,各个桥面板上锚固的第一预应力筋的数量依次递增或递减,且第二预应力筋的数量依次递减或递增。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桥面板包括:
主体;
锚固槽口,其开设在所述主体的锚固侧,所述第二预应力筋的锚固端设于所述锚固槽口中;
张拉槽口,其开设在所述主体的张拉侧,所述第一预应力筋的张拉端设于所述张拉槽口中。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桥面板还包括:
倒向槽口,其适配开设在所述主体的张拉侧,并与相邻的桥面板上的锚固槽口对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的预应力接长装置的预应力接长方法,包括:
步骤A:沿所述第一区域向所述第二区域的方向依次架设至少两个桥面板,并依次在各个桥面板上安装、张拉至少一个第一预应力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26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