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应力接长装置和接长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332672.4 | 申请日: | 2020-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30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 发明(设计)人: | 王帝;潘军;徐平安;周琳;徐昌学;李旭东;余本俊;王凯鹏;雷运华;金永忠;胡腾飞;陆胜成;王雍筌;瞿召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19/12;E01D101/28 |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孟欢 |
| 地址: | 43005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预应力 装置 方法 | ||
1.一种预应力接长装置,该接长装置设置在连续梁桥的负弯矩最小的区域,且所述接长装置的两侧分别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干个第一预应力筋(1);
若干个第二预应力筋(2);
至少两个依次连接的桥面板(3),每个所述桥面板(3)远离所述第一区域的一侧上均锚固至少一个第一预应力筋(1),远离所述第二区域的一侧上均锚固至少一个第二预应力筋(2);
同时,所述第一预应力筋(1)穿设在所述第一区域、所述桥面板(3)上,所述第一预应力筋(1)在所述桥面板(3)上的一端为第一张拉端,另一端为第一锚固端;
所述第二预应力筋(2)穿设在所述桥面板(3)、所述第二区域上,所述第二预应力筋(2)在所述桥面板(3)上的一端为第二锚固端,另一端为第二张拉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接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桥面板(3)的数量为2~4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接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桥面板(3)上锚固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预应力筋(1),或所述桥面板(3)上锚固至少两个所述第二预应力筋(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接长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桥面板(3)上锚固的第一预应力筋(1)的数量依次递增或递减,且第二预应力筋(2)的数量依次递减或递增。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接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桥面板(3)包括:
主体(31);
锚固槽口(32),其开设在所述主体(31)的锚固侧,所述第二预应力筋(2)的锚固端设于所述锚固槽口(32)中;
张拉槽口(33),其开设在所述主体(31)的张拉侧,所述第一预应力筋(1)的张拉端设于所述张拉槽口(33)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应力接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桥面板(3)还包括:
倒向槽口(34),其适配开设在所述主体(31)的张拉侧,并与相邻的桥面板(3)上的锚固槽口(32)对接。
7.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预应力接长装置的预应力接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A:沿所述第一区域向所述第二区域的方向依次架设至少两个桥面板(3),并依次在各个桥面板(3)上安装、张拉至少一个第一预应力筋(1);
步骤B:当所有桥面板(3)架设完毕后,在各个桥面板(3)上安装、锚固至少一个第二预应力筋(2)。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应力接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A中,安装相邻的两个桥面板(3)上的第一预应力筋的步骤包括:
架设第一个桥面板(3),并在第一个桥面板(3)、所述第一区域上安装至少一个第一预应力筋(1),对所有在第一个桥面板(3)远离所述第一区域一侧上的第一预应力筋(1)进行张拉;
架设第二个桥面板(3),并在第二个桥面板(3)、第一个桥面板(3)、所述第一区域上安装至少一个第一预应力筋(1),对所有在第二个桥面板(3)远离所述第一区域一侧上的第一预应力筋(1)张拉。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预应力接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A中,还包括:
依次在各个桥面板(3)上的第一预应力筋(1)张拉端上设置第一压浆罩(51)。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预应力接长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有桥面板(3)架设完毕后,还包括:
通过所有的第一压浆罩(51)同步压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267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