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氧化石墨烯改性超宽木塑门板的制备装置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32353.3 | 申请日: | 2020-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49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 发明(设计)人: | 李素坤;赵悦英;李冲;朱莽;化明志;梁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霞光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8/07 | 分类号: | B29C48/07;B29C48/285;B29C48/30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焦海峰 |
| 地址: | 277600 山东省济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石墨 改性 超宽木塑 门板 制备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石墨烯改性超宽木塑门板的制备装置及方法,包括混合多种用于生产木塑门板材料的混合机,所述混合机的输出口设有用于储存物料的储料桶,所述混合机侧方安装有用于放入所述储料桶内部混合物料并挤压加工的挤出机,所述挤出机的输出端安装有与所述挤出机输出端口对接并持续产出木塑门板结构的二次分流门板模具,通过在模具内安装分流机构代替模具内部对熔融材料进行分流,并使用两种分流机构分别对处于模具外侧的熔融材料进行一次分离,以及对注入模具内的一次分离熔融材料进行二次分离,使得模具内部的熔融材料能迅速填充满模具内部,并减小了对模具内部的损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木塑板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氧化石墨烯改性超宽木塑门板的制备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木塑板是一种主要由木材为基础材料与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和加工助剂等,混合均匀后再经模具设备加热挤出成型而制成的高科技绿色环保新型装饰材料,兼有木材和塑料的性能与特征,是能替代木材和塑料的新型复合材料。
生产木塑板的各材料在混合后需加热至熔融状态并经过相应的板材模具支撑木塑板材,现有技术中,一般是使用挤出机将材料热熔至熔融状态并持续向模具内注入,通过熔融状态的材料在模具内均匀分散,以此制备出符合要求的木塑板材。
现有技术中一般会在模具入口处安装用于分流熔融材料的分流锥,但是经过分流锥注入模具内的熔融材料仍局限在一小块区域,因此仍存在熔融材料在模具内散开的过程易损坏模具内部结构的问题,由于熔融材料在受到模具内部挤压变形的过程中会对模具内侧施加相应的压力,因此熔融材料在模具内均匀分散的过程中会对模具内侧造成一定的损坏,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模具内部及结构变形,从而导致模具加工出的木塑板材形状不达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氧化石墨烯改性超宽木塑门板的制备装置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熔融材料在模具内散开的过程易损坏模具内部结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氧化石墨烯改性超宽木塑门板的制备装置,包括混合多种用于生产木塑门板材料的混合机,所述混合机的输出口设有用于储存物料的储料桶,所述混合机侧方安装有用于放入所述储料桶内部混合物料并挤压加工的挤出机,所述挤出机的输出端安装有与所述挤出机输出端口对接并持续产出木塑门板结构的二次分流门板模具,并且所述二次分流门板模具后置有配合所述二次分流门板模具持续生产木塑门板结构制备木塑门板雏形的板材切割机,所述板材切割机后置有用于处理加工所述板材切割机制备木塑门板雏形的门板处理装置;
所述二次分流门板模具的内部靠近所述挤出机的挤出口位置安装有用于分散挤出混合材料进行一次分流的异形分流锥,并且所述二次分流门板模具的内部处可靠近所述异形分流锥的输出端安装有配合所述异形分流锥对混合材料进行二次分流的模具内阻流板,所述二次分流门板模具通过其内部的异形分流锥和所述模具内阻流板快速充分分流所述挤出机持续挤入所述二次分流门板模具内部的混合材料。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二次分流门板模具的前端安装有与所述挤出机输出端口对接并连通所述异形分流锥输入端的挤出端口接头,所述异形分流锥内部持续挤入的混合材料通过所述异形分流锥依次分流持续挤入所述二次分流门板模具的内部,所述二次分流门板模具的内部处于所述模具内阻流板的出口位置安装有用于生产木塑门板内部多个腔体的门板内模具。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异形分流锥整体由处于所述挤出端口接头内部的分流锥前部和处于所述二次分流门板模具内部的分流锥后部组成,所述分流锥前部整体呈圆形结构,并且所述分流锥后部整体呈扁平状结构,所述异形分流锥的内部设有多个连通所述分流锥前部和所述分流锥后部的异形分流道,多个所述异形分流道的前端端口绕所述分流锥前部端面的中心等距分布,并且多个所述异形分流道的后端端口等距排列在所述分流锥后部的后端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霞光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霞光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23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