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弹性滚子连杆可复位式极地船舶抗冲击舱壁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29931.8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80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周利;刘鹏;丁仕风;韩月;董文博;金江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3/56 | 分类号: | B63B3/56;B63B3/68;B63B43/18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杭行 |
地址: | 212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 滚子 连杆 复位 极地 船舶 冲击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弹性滚子连杆可复位式极地船舶抗冲击舱壁。弹弹性滚子连杆可复位式极地船舶抗冲击舱壁,其组成包括抗冲击结构(2)与两块降噪用夹芯板(1)。两个夹芯板(1)之间设有弹性滚子连杆可复位式抗冲击结构(2),夹芯板(1)包括两个平行的板层,上部板层(1‑1)和下部板层(1‑2)之间设置有夹芯单元(1‑3),弹性滚子连杆可复位式抗冲击结构(2)包括一级受力连杆(2‑5)、二级受力连杆(2‑3)、弹簧和滑轮滚子(2‑1)结构。本发明提供弹性滚子连杆可复位式极地船舶抗冲击舱壁侧弦舱壁有较高的强度和优良的减振降噪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舰船的舱壁防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弹性滚子连杆可复位式极地船舶抗冲击舱壁。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舰船的适用范围更广更普遍,同时也使得舰船的作战环更加恶劣,强烈的水下或者空中爆炸冲击载荷会对精密仪器和设备的正常工作造成极大影响,同时也会对船员的生命构成威胁;极地船舶的破冰船在行进时,船舶的侧弦在破冰时也会受到冰载荷的冲击破坏,给船舶运行安全和船员人身安全造成极大的隐患。目前舰船舱壁基本采用多层舱壁结构、复合结构和夹层板结构对舰船进行防护。各种自然灾害或者人为灾害的发生都对舰船舱壁的强度及韧性产生了极其严重的考验。另外,舰船噪声不仅会导致舰船设备结构声振疲劳破坏,还会影响舱内各种仪器设备的正常工作。对居住在舱室内的人员来说轻则影响到环境的舒适性,重则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所以在舰船舱壁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兼顾抗冲击和防噪等属性,抗冲击和降噪的舱壁不仅能改善舰船的整体环境,而且还有效的防范了舱内器件的完好程度,这不仅保护了船的整体,还保护了船员的人身安全,更提高了船员在船上的舒适性,所以发展抗冲击和减振的舱壁是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能够抗冲击和防噪的弹性滚子连杆可复位式极地船舶抗冲击舱壁,所述的弹性滚子连杆可复位式极地船舶抗冲击舱壁包括抗冲击结构元件与两块降噪用夹芯板,所述的两块降噪用夹芯板分别固定连接在抗冲击结构元件的上端和抗冲击结构的下端。这样的结构可以有效缓解冲击力以及降噪,将冲击力分散并且冲击力解除后可以恢复原位,相对于传统的抗冲击元器件使用寿命更长,更经济。
技术方案实施具体如下: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抗冲击和防噪的弹性滚子连杆可复位式极地船舶抗冲击舱壁,包括抗冲击结构2与两块降噪用夹芯板1,所述的两块降噪用夹芯板1包括两个平行的板层,上部板层1-1和下部板层1-2之间设置有夹芯板1-3,所述的上部板层1-1、下部板层1-2和夹芯板1-3的间隙之间填充有填充物1-4,所述的弹性滚子连杆可复位式抗冲击结构2为左右对称结构,包括一级受力连杆2-5、二级受力连杆2-3、长弹簧2-6、短弹簧2-2以及滑轮2-1。所述一级受力连杆2-5包括一级受力左连杆2-5-1和一级受力右连杆2-5-2,所述二级受力连杆2-3包括二级受力左连杆2-3-1和二级受力右连杆2-3-2,所述滑轮2-1通过销轴2-4与二级受力连杆2-3相连,所述一级受力连杆2-5和二级受力2-3通过销轴2-4铰接。
所述一级受力连杆受到外部冲击力时,一级受力左连杆2-5-1和一级受力右连杆2-5-2绕销轴2-4-2转动,一级受力左连杆2-5-1和一级受力右连杆2-5-2之间的夹角增大,此时长弹簧2-6拉伸吸收消耗能量,缓和来自外部的冲击力。
所述抗冲击结构2为左右对称结构,我们以左边为例,当所述一级受力连杆2-5受力后,会将力传递给所述二级受力连杆2-3,二级受力左连杆2-3-1和二级受力右连杆2-3-2绕销轴2-4-1转动,二级受力左连杆2-3-1和一二级受力右连杆2-3-2之间的夹角增大,此时短弹弹簧2-2拉伸吸收消耗能量,缓和外部来的冲击力,滑轮滚子2-1受到连杆力之后会在下部夹芯板层上滑动,所述左滑轮滚子2-1-1向左滑动,所述右滑轮滚子2-1-2向右滑动,将力由原来垂向于上部夹芯板层1-1的力分解为平行于夹芯板层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99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洗衣机旋钮加工用的抓取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纺织品用熨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