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滑门转换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28834.7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96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网;陆昌盛;汪勤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鼎汽车锁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79/12 | 分类号: | E05B79/12;E05B79/16;E05B83/40;E05B8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田江飞 |
地址: | 21453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转换 机构 | ||
本发明为一种汽车滑门转换机构,涉及汽车滑门转换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转换板、支撑机构、开启机构、内锁止机构、闭锁器、开启传动机构以及连接机构,转换板包括底板、盖板以及第一连接柱,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板以及支柱,开启机构包括开启摇臂以及开启连动板,开启摇臂下表面与底板上表面连接,内锁止机构包括内锁止摇臂以及第二连接柱,闭锁器包括闭锁器本体、第三连接柱、闭锁器拉杆以及第三旋转环,第三旋转环另一端与闭锁器拉杆旋转配合,开启传动机构包括开启传动臂、以及第五连接柱,连接机构包括第四旋转环以及第五旋转环,本发明中,滑柱与滑杆之间滑动配合来实现控制连接机构的连接强度,第二弹簧可以刚性调整连接机构的连接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滑门转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滑门转换机构。
背景技术
本次设计的汽车滑门转换机构主要用于面包类车型,滑门转换机构是滑门系统中非常关键的部件之一,一般设置为手动或通过电动闭锁器控制滑门锁的锁止与解除锁止,在满足使用性能的前提下,滑门转换机构还需满足可靠性和耐久性的要求,随着汽车制造工艺的不断进步以及使用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汽车滑门转换机构已经不再满足,因此针对设计了一款汽车滑门转换机构,具有制造成本低、质量稳定、功能全面、使用可靠方便等优点。
现有技术下的汽车滑门转换机构有着开启摇臂与开启连动板之间的连接过于简单、开启传动机构设计简单且不实用以及连接机构的连接部分过于简单等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汽车滑门转换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滑门转换机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开启摇臂与开启连动板之间的连接过于简单、开启传动机构设计简单且不实用以及连接机构的连接部分过于简单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汽车滑门转换机构,包括转换板、支撑机构、开启机构、内锁止机构、闭锁器、开启传动机构以及连接机构,所述转换板包括底板、盖板以及第一连接柱,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板以及支柱,所述底板与支撑板通过三个支柱连接,所述开启机构包括开启摇臂以及开启连动板,所述开启摇臂下表面与底板上表面连接,四个所述第一连接柱一端均与开启连动板上表面连接,四个所述第一连接柱另一端均与盖板下表面连接,所述内锁止机构包括内锁止摇臂以及第二连接柱,所述底板与内锁止摇臂通过第二连接柱连接,所述闭锁器包括闭锁器本体、第三连接柱、闭锁器拉杆以及第三旋转环,所述支撑板与闭锁器本体通过三个第三连接柱连接,所述第三旋转环一端与底板下表面连接,所述第三旋转环另一端与闭锁器拉杆旋转配合,所述开启传动机构包括开启传动臂、以及第五连接柱,所述开启传动臂与支撑板通过第五连接柱连接,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四旋转环以及第五旋转环,所述第四旋转环下表面与开启传动臂上表面连接,所述第五旋转环下表面与开启摇臂上表面连接。
优选地,所述转换板还包括立柱、第一弹簧以及第一定位柱,所述底板内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立柱周侧面与第一通孔连接,所述第一弹簧设置于底板与盖板之间,所述第一定位柱下表面与底板上表面连接,盖板对第一弹簧起到限位安装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支架以及第二定位柱,所述支架安装于支撑板周侧面,所述第二定位柱下表面与支架上表面连接,第二定位柱与定位板之间滑动配合来实现开启传动机构的旋转。
优选地,所述开启机构还包括卡块、滑块、外卡拉杆以及内开拉杆,所述开启摇臂内部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卡块周侧面与第二通孔连接,所述滑块与卡块滑动配合,所述卡块下表面与开启连动板上表面连接,所述内开拉杆与开启摇臂滑动配合,所述外开拉杆与开启摇臂滑动配合,滑块与卡块之间滑动配合来实现开启摇臂与开启连动板之间的连接稳定。
优选地,所述内锁止机构还包括滑套、第一旋转环以及内锁止拉杆,所述滑套与内锁止摇臂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旋转环一端与滑套上表面连接,所述第一旋转环另一端与内锁止拉杆旋转配合,滑套主要是为了外部连接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鼎汽车锁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鼎汽车锁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88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带表面处理工艺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滑门互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