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翻身床及翻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28576.2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12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飞;段颖;李仲菊;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0 | 分类号: | A61G7/00;A61G7/015;A61G7/057 |
代理公司: | 重庆晟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8 | 代理人: | 孔玲珑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翻身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翻身床及翻身方法,包括床架,床架之间由上向下依次固定连接有内部中空的床板固定架、两端中空的床板支撑板、支撑板,床板固定架空间内设置有中床板,中床板通过第二驱动机构与支撑板相连;床板固定架之间转动连接有若干转轴,转轴上固定连接有折叠床板,折叠床板与中床板相接触的部分开设有滑槽,滑槽内设置的滑动连接有滑块,该滑块通过弹簧与中床板相连;折叠床板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吊耳,第一吊耳设置在所述床板固定架和床板支撑板的空间内,第一吊耳通过第一驱动机构与支撑板。本发明通过丝杆机构实现自动翻身,可上下移动且可转动的中床板,配合折叠床板完成翻身,防止使用者翻身过渡,或者翻身不足现象的出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床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翻身床及翻身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寿命不断延长,思想也不断进步,但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步严重,且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当今世界每个国家都需要面对的问题。由于老年人抵抗力变差,患病率高,有的甚至进入老年阶段以后就要时刻与床褥相依,再加上残疾人和瘫痪病人因为所患疾病也不得不要求长期卧床不起。这样,在人自身重力以及床褥的不透风性的相互作用下,病人皮肤组成组织容易因局部血循环供给不良而造成皮肤组织溃烂和产生褥疮等病症,加重病人疼痛。
为避免上述病症出现,传统的解决办法是需要病人或者病人家属经常为病人翻身,这种方式不但浪费时间又增加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效果不佳。因此针对上述问题,配备必要的翻身设备尤为重要,尤其是一种能够由病人自己控制的翻身床就显得十分急需。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自动翻身床及翻身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自动翻身床,包括床架,所述床架之间由上向下依次固定连接有内部中空的床板固定架、两端中空的床板支撑板、支撑板,所述床板固定架空间内设置有中床板,所述中床板通过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支撑板相连;所述中床板两侧设置有与所述床板固定架转动连接的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有折叠床板,所述折叠床板与所述中床板相接触的部分开设有滑槽,该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该滑块通过弹簧与所述中床板相连;所述折叠床板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吊耳,所述第一吊耳设置在所述床板固定架和所述床板支撑板的空间内,所述第一吊耳通过第一驱动机构与支撑板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组成为:所述支撑板上固定连接有大电机和轴承座,所述大电机连接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另一端与所述轴承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上的丝杆螺母固定连接有第二吊耳,所述第二吊耳铰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吊耳铰接。
优选的,所述转轴、所述折叠床板和所述第一驱动机构沿所述中床板竖直中线对称设置有两个,用于使用者左翻身和右翻身,所述连杆设置在所述床板固定架和所述床板支撑板的空间内;所述大电机与遥控器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组成为:所述床板支撑板开设有螺纹孔,所述中床板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贯穿所述床板支撑板且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板上固定连接有小电机,所述小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二丝杆相适配的大螺母,所述大螺母套设在所述第二丝杆上且与所述第二丝杆螺纹连接;所述小电机与所述遥控器相连。
优选的,所述中床板底端内还设置有半轴承,所述半轴承底端固定连接有圆柱支撑,所述圆柱支撑通过圆柱固定架与所述第二丝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床架之间沿所述中床板竖直中线对称设置有两个护栏,所述护栏底端通过底座铰接有若干小连杆,所述小连杆底端与所述折叠床板铰接;所述床架还底端转动连接有万向轮。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翻身方法,以向左翻身为例,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未经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85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型机器人的群体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屏蔽性能良好的车载摄像头外壳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