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翻身床及翻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28576.2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12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飞;段颖;李仲菊;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0 | 分类号: | A61G7/00;A61G7/015;A61G7/057 |
代理公司: | 重庆晟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8 | 代理人: | 孔玲珑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翻身 方法 | ||
1.一种自动翻身床的翻身方法,其中自动翻身床包括床架(3),所述床架(3)之间由上向下依次固定连接有内部中空的床板固定架(30)、两端中空的床板支撑板(33)、支撑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固定架(30)空间内设置有中床板(31),所述中床板(31)通过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支撑板(4)相连;所述中床板(31)两侧设置有与所述床板固定架(30)转动连接的转轴(32),所述转轴(32)上固定连接有折叠床板(2),所述折叠床板(2)与所述中床板(31)相接触的部分开设有滑槽,该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该滑块通过弹簧与所述中床板(31)相连;所述折叠床板(2)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吊耳(11),所述第一吊耳(11)设置在所述床板固定架(30)和所述床板支撑板(33)的空间内,所述第一吊耳(11)通过第一驱动机构(18)与支撑板(4)相连;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组成为:所述支撑板(4)上固定连接有大电机(21)和轴承座(8),所述大电机(21)连接有第一丝杆(15),所述第一丝杆(15)另一端与所述轴承座(8)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15)上的丝杆螺母固定连接有第二吊耳(17),所述第二吊耳(17)铰接有连杆(16),所述连杆(1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吊耳(11)铰接;
所述转轴(32)、所述折叠床板(2)和所述第一驱动机构沿所述中床板(31)竖直中线对称设置有两个,用于使用者左翻身和右翻身;所述连杆(16)设置在所述床板固定架(30)和所述床板支撑板(33)的空间内,所述大电机(21)与遥控器相连;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组成为:所述床板支撑板(33)开设有螺纹孔(34),所述中床板(31)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丝杆(28),所述第二丝杆(28)贯穿所述床板支撑板(33)且与所述螺纹孔(34)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板(4)上固定连接有小电机(23),所述小电机(23)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二丝杆(28)相适配的大螺母(25),所述大螺母(25)套设在所述第二丝杆(28)上且与所述第二丝杆(28)螺纹连接;所述小电机(23)与所述遥控器相连;
所述中床板(31)底端内还设置有半轴承(29),所述半轴承(29)底端固定连接有圆柱支撑(27),所述圆柱支撑(27)通过圆柱固定架(26)与所述第二丝杆(28)固定连接;
以向左翻身为例,翻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使用者通过遥控器选择相应的按钮,遥控器控制大电机(21)开始运行,大电机(21)带动第一丝杆(15)转动,第一丝杆(15)上的丝杆螺母逐渐向右移动,在连杆(16)的作用下,由于转轴(32)的限制,折叠床板(2)左端会绕转轴(32)进行转动,此时,折叠床板(2)右端逐渐向上抬起;
S2:在折叠床板(2)右端逐渐向上抬起的同时,小电机(23)开始转动,小电机(23)带动大螺母(25)转动,随着大螺母(25)的转动,第二丝杆(28)逐渐旋入大螺母(25)内,中床板(31)跟随第二丝杆(28)逐渐向下移动;
S3:随着折叠床板(2)右端逐渐向上抬起,中床板(31)通过底端设置的半轴承(29),跟随折叠床板(2)转动,同时配合中床板(31)的下移动作,折叠床板(2)和中床板(31)在移动中始终保持平行状态,从而带动病人完成向左翻身的动作;
S4:当使用者翻身动作完成后,遥控器控制小电机(23)使中床板(31)回到初始位置,大电机(21)使折叠床板(2)回到初始位置,左翻身动作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翻身床的翻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3)之间沿所述中床板(31)竖直中线对称设置有两个护栏(1),所述护栏(1)底端通过底座(10)铰接有若干小连杆(18),所述小连杆(18)底端与所述折叠床板(2)铰接;所述床架(3)底端转动连接有万向轮(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未经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857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型机器人的群体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屏蔽性能良好的车载摄像头外壳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