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井下带式输送机的巡检机器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27380.1 | 申请日: | 2020-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4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 发明(设计)人: | 朱和平;夏景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双京电博特种机器人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43/02 | 分类号: | B65G43/02 |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 地址: | 21150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井下 输送 巡检 机器人 | ||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应用于井下带式输送机的巡检机器人,由矿井隧道、横跨梁、机器固定组件和机器人组件组成。本发明的一种应用于井下带式输送机的巡检机器人的有益效果在于:(1)其设计结构合理,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巡检、设备状况及运行环境全方位监测,节约巡检人力成本规避巡检过程中的安全风险;(2)不仅能代替巡检工完成日常的“望、闻、问、切”巡检任务,更是采用最先进的大数据智能化故障预警技术,将传统依靠个人经验的主观判断,转变为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客观计算分析,准确、高效的完成了煤矿现代化设备的智能巡检,降低了煤矿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益,确保了煤矿安全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井下带式输送机的巡检机器人。
背景技术
煤矿机电设备面临的环境十分恶劣,作业环境中空气湿度大、各种有害性腐蚀气体多、粉尘影响大,这些都会对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产生较大的影响,造成故障隐患。同时由于煤矿机电设备在煤矿井下使用战线长,分布都较为分散,串联特征比较明显,一旦发生故障很容易对生产线产生重大影响,导致生产损失,所以对煤矿生产机电设备的日常巡检至关重要。
传统的巡检通常采用人工巡检和固定摄像头定点监视的方式,人工巡检效率低且巡检质量无保障,井下恶劣环境对人身安全也存在威胁;固定摄像头定点监视,监视范围有限,需要布置大量摄像头,不仅图像监视、存储任务量大,而且安装布线多、维护任务艰巨,综合效率非常低。2019年国家煤矿安监局发布1号公告《煤矿机器人重点研发目录》力争尽快在煤矿机器人技术上有所突破,实现“少人则安,无人则安”。随着煤矿自动化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许多煤矿企业都引进了数量众多的科技含量高的煤矿生产设备,使得一些设备的巡检要求更严、难度更大、巡检成本更高,传统的巡检方式已无法满足煤矿现代化生产设备的巡检要求。
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井下带式输送机的巡检机器人。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井下带式输送机的巡检机器人,其设计结构合理,相配合使用的矿井隧道、横跨梁、机器固定组件和机器人组件等结构,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巡检、设备状况及运行环境全方位监测,节约巡检人力成本规避巡检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应用于井下带式输送机的巡检机器人,由矿井隧道,及设置在矿井隧道上部内壁的横跨梁,及与横跨梁相配合使用的机器固定组件,及与机器固定组件相配合使用的机器人组件组成;所述机器固定组件,包括设置在横跨梁一端的一组轨道固定架,及与一组轨道固定架连接的轨道,及设置在轨道上的机器人连接座,及与机器人连接座连接的机器人,其中,机器人上的设置有与机器人连接座相配合使用的机器人连接耳板,及设置在机器人上的前置摄像机、后置摄像机,及设置在机器人上且位于机器人连接座一侧的延长臂固定座,及分别与延长臂固定座连接的第一延长臂、第二延长臂,及分别设置在第一延长臂、第二延长臂上的一组第一热像仪、第二热像仪,及设置在机器人上的横板,及设置在横板一端的检修语音通讯模块,及设置在横跨梁上且位于一组轨道固定架一侧的挂钩,及设置在挂钩上的照明灯,所述第一延长臂设置为L形板式结构,第二延长臂设置为条形板式结构。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应用于井下带式输送机的巡检机器人,还包括对称设置在矿井隧道上部内壁的一组膨胀螺栓,及分别与一组膨胀螺栓连接的固定挂钩,及两端分别与固定挂钩、横跨梁连接的固定钢丝绳。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应用于井下带式输送机的巡检机器人,还包括对称设置在矿井隧道上部内壁且与横跨梁相配合使用的加强筋板,及设置在横跨梁且与轨道连接的辅助支撑架,及设置在横跨梁且与轨道连接的一组定位钢丝绳。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应用于井下带式输送机的巡检机器人,还包括设置在横跨梁上的一组压风管、两组主排水管,及设置在矿井隧道一侧下部内壁的一组横支撑板,及分别设置在一组横支撑板上的辅助主排水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双京电博特种机器人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双京电博特种机器人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73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