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存储校准轮径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326089.2 | 申请日: | 2020-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03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 发明(设计)人: | 常鸣;方兴;马巧娜;吕新军;徐国平;欧阳玲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K9/12 | 分类号: | B61K9/12;B61L1/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志远 |
| 地址: | 200070 上海市静安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存储 校准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存储校准轮径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S1,在通过一对校准应答器进行轮径校准后,将校准轮径信息存储在本端运算单元所带存储器中,计算循环冗余校核字并存储在身份标识插销中;S2,将本端校准轮径发送给对端,并在本端运算单元所带存储器中记录来自对端的校准轮径信息;S3,重新上电后,读取本端运算单元所带存储器中存储的校准轮径信息,以及身份标识插销中的校验码,并校验二者的一致性;S4,读取本端运算单元所带存储器中存储的对端校准轮径信息,并发给对端;S5,接收对端发送的本端校准轮径信息,并与本端存储的本端校准轮径信息进行比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克服了直接存储校准轮径的安全隐患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列车控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安全存储校准轮径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列车控制系统需要根据测速传感器获知列车的位移和速度信息,从而计算列车在线路中所处的位置,这是进行列车控制的基础。测速传感器安装在车轴上,其一般原理是在一个码盘上均匀刻有若干个孔或齿,该码盘随着车轮的转动而通过光电传感器或者霍尔效应获得脉冲信息,每个脉冲即为车轮转过了相当一个齿的长度。因此,车载列控设备需要准确计算一个齿所代表的距离,其后才能进行后续列车速度或位移的计算。
通常,车载列控设备会根据读到线路上预先设置的一对应答器进行轮径校准。因为应答器的间距是事先知道的,通过累加列车在经过这对应答器时速度传感器得到的齿数,就能计算得到每个齿的齿距,这个过程,称之为轮径的校准。此后,在运行过程中,车载列控设备即可根据校准的轮径信息对车速及位移进行计算。
然而,如果车载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某种故障而重启,之前校准的轮径就会丢失,从而使用默认存储的理论轮径值进行计算,误差较大,无法实现正常的高精度的测速和定位功能。为避免这种情况,车载设备会在轮径校准成功后,将其写入运算单元的固定存储设备中,这样即便重新上电,也能直接使用。但是,这种直接存储轮径的方式,存在以下安全隐患:
第一,随着列车的持续运行,车轮会被逐渐磨损,因此每次校准的轮径其使用时间是有限的,若持续使用旧轮径不更新,测速定位误差会越来越大,导致危险。所以,应当确保记录的轮径的时效性。
第二,轮径记录在运算单元中,但如果由于故障维护等原因,该单元被换到其他列车的上,会导致车载列控使用了其他列车的轮径。由于每列车的车轮都有差异,错误使用其他车的轮径,会带来测速和定位的偏差。
第三,向运算单元的存储器写轮径一般调用操作系统的文件写入函数,而操作系统的接口函数缺乏故障安全设计,有可能返回接口函数调用成功,但实际上并未真正将最新的轮径写入存储单元。因此,在重启后,还是使用了之前记录的过时轮径。
经过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5667542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列车轮径校准方法,具体公开了包括,若满足轨道交通列车轮径校准条件,分别获得打滑和空转时轨道交通列车轮径误差容忍值增加幅度;获得车轮打滑列车实际行走距离以及其对应累积脉冲数;获得车轮空转列车实际行走累积脉冲数以及其对应应答器对间实际距离;根据速度传感器每周期固定脉冲数与应答器对实际间距计算列车轮径值,若本轮计算获得列车轮径值与上一轮校准列车轮径值之差的绝对值小于轮径误差容忍值,轮径校准成功,否则认为校准失败;若校准成功,列车轮径值为本轮计算获得列车轮径值与上一轮校准列车轮径值的算数平均数;若校准失败,重复上述步骤重新校准轮径。但是其对校准的轮径如何存储并未体现。
因此,由于现有技术没有解决上述问题,直接存储校准的轮径是存在安全隐患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既有方法存储校准轮径的安全隐患而提供一种安全存储校准轮径的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安全存储校准轮径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未经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60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