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板坯液渣层厚度均匀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24623.6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78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梁;唐德池;季晨曦;马威;陈斌;刘珍童;赵艳宇;俞学成;倪有金;李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11 | 分类号: | B22D11/111;B22D11/117;B22D1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王瑞琳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板 坯液渣层 厚度 均匀 方法 | ||
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控制板坯液渣层厚度均匀性的方法,属于冶金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控制浇铸板坯断面尺寸;控制中间包的钢液过热温度为15‑45℃;在结晶器液面均匀投放保护渣,每流保护渣投放量1.0‑1.5kg/min;控制浇铸过程中三路氩气流量,所述三路氩气流量中,控制上水口氩气流量≥塞棒氩气流量≥板间氩气流量,所述三路氩气流量的总和控制在5‑15L/min;在结晶器宽面水口上沿到弯月面之间设置电磁感应搅拌器进行电磁感应搅拌。通过该方法可有效的促进保护渣化渣和不同位置液渣层的均匀性,从而提高钢产品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控制板坯液渣层厚度均匀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连铸是一种高效铸坯生产过程,连铸保护渣技术,作为连铸生产的关键技术之一,对连铸生产的顺行和铸坯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尤其是铸坯表面缺陷,基本上都是在结晶器内形成的,与保护渣有直接关系。
结晶器内部保护渣液渣层厚度直接影响保护渣传热性能、润滑性能等,液渣层厚度不均匀容易引起卷渣缺陷,板坯表面裂纹缺陷等。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控制板坯液渣层厚度均匀性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板坯液渣层厚度均匀性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浇铸板坯断面尺寸;
控制中间包的钢液过热温度为15-45℃;
在结晶器液面均匀投放保护渣,每流保护渣投放量1.0-1.5kg/min;
控制浇铸过程中三路氩气流量,所述三路氩气流量中,控制上水口氩气流量≥塞棒氩气流量≥板间氩气流量,所述三路氩气流量的总和控制在5-15L/min;
在结晶器宽面水口上沿到弯月面之间设置电磁感应搅拌器进行电磁感应搅拌。
可选的,所述控制浇铸板坯断面尺寸,包括:控制浇铸板坯断面尺寸为150-300mm×750-2300mm。
可选的,所述控制中间包的钢液过热温度为15-45℃,包括:
根据[C%]值控制中间包的钢液过热温度为15-45℃,具体为:
若[C%]<0.07,中间包的钢液过热温度控制在20-45℃,
若0.07≤[C%]<0.2,中间包的钢液过热温度控制在20-35℃,
若0.2≤[C%],中间包的钢液过热温度控制在15-35℃,
其中,[C%]表示C元素的质量分数。
可选的,所述在结晶器液面均匀投放保护渣,每流保护渣投放量1.0-1.5kg/min,包括:
在结晶器液面均匀投放保护渣,每流保护渣投放量1.0-1.5kg/min,且板坯拉速每增加0.1m/min,保护渣投放量增加0.02-0.35kg/min。
可选的,所述电磁搅拌频率为2-10Hz,所述电磁搅拌电流为200-800A。
可选的,所述电磁搅拌电流为200-800A,包括:
当板坯拉速≤0.8m/min时,所述电磁搅拌电流为200-500A,
当板坯拉速>0.8m/min时,所述电磁搅拌电流为400-800A。
可选的,所述方法包括:,控制浇铸温度为1480-1580℃。
可选的,所述方法包括:控制钢水在结晶器内的冷却,其中,进出水温差≤11℃,进水温度为28-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首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46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