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造纸污水的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20597.X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09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存建;金峰;扈明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琦绿能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2F10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惟盛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55 | 代理人: | 董鸿柏 |
地址: | 323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造纸 污水 处理 系统 方法 | ||
1.一种造纸污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混凝装置,包括混凝桶(1)、用于输送絮凝剂的絮凝装置(2)、用于分离絮状物和液体的分离装置(3);
第一预热装置(4),与混凝桶(1)连接,用于收集分离后的絮状物,并对絮状物进行预热;
第二预热装置(5),与分离装置(3)连接,用于收集分离后的液体,并对液体进行预热;
蒸发壁反应器(6),包括外筒(63)、设于外筒(63)内的第一内筒(64)、包围第一内筒(64)的第二内筒(65)、监测装置、以及驱动装置(68);所述外筒(6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端盖(631)和第二端盖(632),所述第一端盖(631)上开设有通过物料泵(41)与第一预热装置(4)连接的进料口(61)、用于添加碱性原料的碱性原料入口(62),所述第二端盖(632)上开设有出料口(60),所述外筒(63)的筒壁上开设有通过液体增压泵(51)与第二预热装置(5)连接的进液口(69),所述物料泵(41)所在的管路上和液体增压泵(51)所在的管路上分别设有电加热器(52);所述第一内筒(64)上开设有多个贯穿的第一孔(643)且端部内侧壁上设置有齿条,所述第二内筒(65)上开设有多个贯穿的第二孔(651),且第一孔(643)与第二孔(651)一一对应,所述外筒(63)与第二内筒(65)之间形成注液区(66),所述第一内筒(64)内侧形成反应区(67);所述监测装置用于监测反应区(67)内的温度;所述驱动装置(68)包括与第一端盖(631)或第二端盖(632)连接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驱动齿轮与齿条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根据反应区(67)内的温度驱动第一内筒(64)和第二内筒(65)相对转动;液体经电加热器(52)和液体增压泵(51)转化为超临界流体后进入注液区(66),然后再经过第二孔(651)和第一孔(643)进入反应区(67)内与絮状物反应生成可燃气体;
还包括气体分离装置;所述气体分离装置与出料口(60)连接,收集蒸发壁反应器(6)反应后排出的流体;所述气体分离装置包括发电部(8)、半导体制冷器(9)和气液分离罐(10);
所述发电部(8)包括第一筒体(83)、与第一筒体(83)分隔的第二筒体(84)、第一叶轮(81)、第二叶轮(82)、磁铁(85)和线圈(86),所述第一叶轮(81)置于第一筒体(83)内,所述第二叶轮(82)置于第二筒体(84)内,所述第一叶轮(81)与第二叶轮(82)传动连接,所述磁铁(85)安装于第二叶轮(82)的各个叶片靠近第二筒体(84)的一端,所述第二筒体(84)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线圈(86),所述第一筒体(83)通过输送管道与气液分离罐(10)连接;蒸发壁反应器(6)反应后排出的流体流经第一筒体(83)后排入气液分离罐(10)内,同时驱动第一叶轮(81)转动;
所述半导体制冷器(9)与线圈(86)连接,由线圈(86)供电;所述半导体制冷器(9)包括冷端(92)和热端(91),所述冷端(92)与输送管道贴合用于冷却输送管道中的流体,所述热端(91)与液体增压泵(51)所在的管路贴合,用于辅助电加热器(52)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纸污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筒(64)包括第一内筒Ⅰ段(641)和第一内筒Ⅱ段(642),所述第一内筒Ⅰ段(641)靠近第一端盖(631)的一端设有第一齿条,第一内筒Ⅱ段(642)靠近第二端盖(632)的一端设有第二齿条;所述驱动装置(68)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通过第一驱动齿轮与第一齿条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通过第二驱动齿轮与第二齿条传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琦绿能工程有限公司,未经纳琦绿能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059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