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储气室的准分子灯及美容仪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15936.5 | 申请日: | 2020-1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9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 发明(设计)人: | 罗璐;勾昌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璐 |
| 主分类号: | H01J61/24 | 分类号: | H01J61/24;H01J61/30;H01J65/00;A61N5/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2218 北京市昌平区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储气室 分子 美容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储气室的准分子灯及美容仪,包括外管、内管和储气管,外管套接在内管外部且二者之间保留间隙,外管与内管的管端密封连接形成气室,在气室内部充填工作气体;气室的侧面设置有工作部位和非工作部位,工作部位沿着气室的一侧轴向布置,且工作部位的内管和外管之间的间隙相等,储气管包覆连接在非工作部位的气室对应的外管外壁,并且在外管外壁上设有通气孔,以使气室和储气管相通;在内管的内部设置高压电极。本发明提供的准分子灯,只有与皮肤接触部位的工作气体才会工作,这部分气体的占比非常小,所以延缓的效果非常明显,从而大大提高了准分子灯的使用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美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储气室的准分子灯及美容仪。
背景技术
真空紫外光的波长在100nm到200nm之间,并且该波段的紫外线在空气中被氧气强烈吸收而通常只能应用于真空环境,目前尚未有利用真空紫外的波长对皮肤表层进行处理的美容设备。在医疗上对真空紫外光的利用,目前还仅限于对眼角膜进行光学刻痕改变眼角膜曲率,从而达到治疗近视的效果。利用真空紫外对皮肤进行美容处理的,例如201811017717.1公开的一种细管紫外光管、真空紫外装置及美容仪,采用两端电极对全部气体介质施加电场,处于两个电极之间的全部气体介质都处于工作状态,一方面,由于全部气体处于工作状态,但是产生的绝大部分真空紫外光都没能够被利用(在使用的过程中,只有贴近皮肤位置的真空紫外光能被皮肤利用),必然产生浪费,另一方面,气体介质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较大并且不能及时散发出去,工质受热膨胀改变准分子发光工作参数偏离工作点,从而降低了真空紫外光的产率和工作效率(通常要保持相对低温的条件方可维持真空紫外的产率和工作效率),导致有效工作时间非常短,不能连续工作;对此,该专利技术方案的解决办法是通过循环水进行换热从而将热量带走,但是由于真空紫外的产生需要高频高压电源,必须对其进行非常好的绝缘处理才能够达到安全的标准,而循环水的存在增大了高频高压电源的安全隔离难度,并且该对比文献并没有给出能够完好解决循环水与高频高压电源共存的技术方案。虽然如果不考虑成本的情况下,必然能够设计出一款兼容高频高压电源和循环水系统的美容产品,但是也必然导致该产品的结构复杂、体积庞大,使用效果如何将无法进行预测,对于美容产品来说,在高频高压条件下保证产品安全、高效、便捷,才是其能够推广应用的前提。显然,该专利并没能完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最终也导致该专利目前仅存在于书面理论研究,而没能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带储气室的准分子灯及美容仪,能够解决准分子灯在工作状态下温度快速升高的问题。
一种带储气室的准分子灯,包括外管、内管和储气管,外管、内管和储气管均采用绝缘材料制造,并且外管采用透射真空紫外光的绝缘材料制造,外管套接在内管外部且二者之间保留间隙,外管与内管的管端密封连接形成气室,在气室内部充填在高频高压电场作用下处于激发状态并发出真空紫外光的工作气体;气室的侧面设置有工作部位和非工作部位,工作部位沿着气室的一侧轴向布置,且工作部位的内管和外管之间的间隙相等,储气管包覆连接在非工作部位的气室对应的外管外壁,并且在外管外壁上设有通气孔,以使气室和储气管相通;在内管的内部设置高压电极,高压电极沿着工作部位布置,外管外部不设置地电极。
内管和外管均为通管,并且二者同轴布置;
内管和外管均为盲管,二者之间在盲端管壁之间的间距大于管侧壁之间的间距或者与侧壁之间的间距相等;当二者之间在盲端管壁之间的间距大于管侧壁之间的间距时,在内管的盲端设置有小盲管,小盲管的管径小于内管的管径,小盲管的盲端与外管盲端之间保留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璐,未经罗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59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聚偏氟乙烯的三元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有机垃圾系统处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