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储气室的准分子灯及美容仪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15936.5 | 申请日: | 2020-1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9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 发明(设计)人: | 罗璐;勾昌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璐 |
| 主分类号: | H01J61/24 | 分类号: | H01J61/24;H01J61/30;H01J65/00;A61N5/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2218 北京市昌平区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储气室 分子 美容 | ||
1.一种带储气室的准分子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内管和储气管,外管、内管和储气管均采用绝缘材料制造,并且外管采用透射真空紫外光的绝缘材料制造,外管套接在内管外部且二者之间保留间隙,外管与内管的管端密封连接形成气室,在气室内部充填在高频高压电场作用下处于激发状态并发出真空紫外光的工作气体;气室的侧面设置有工作部位和非工作部位,工作部位沿着气室的一侧轴向布置,且工作部位的内管和外管之间的间隙相等,储气管包覆连接在非工作部位的气室对应的外管外壁,并且在外管外壁上设有通气孔,以使气室和储气管相通;在内管的内部设置高压电极,高压电极沿着工作部位布置,外管外部不设置地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准分子灯,其特征在于,
内管和外管均为通管,并且二者同轴布置;
内管和外管均为盲管,二者之间在盲端管壁之间的间距大于管侧壁之间的间距或者与侧壁之间的间距相等;当二者之间在盲端管壁之间的间距大于管侧壁之间的间距时,在内管的盲端设置有小盲管,小盲管的管径小于内管的管径,小盲管的盲端与外管盲端之间保留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准分子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盲管结构为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筒形结构。
4.一种带储气室的准分子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内管,外管、内管均为采用绝缘材料制造的盲管,并且外管采用透射真空紫外光的绝缘材料制造,外管套接在内管外部且二者之间保留间隙,外管与内管的管端密封连接形成气室,在气室内部充填在高频高压电场作用下处于激发状态并发出真空紫外光的工作气体;气室的侧面设置有工作部位和非工作部位,工作部位沿着气室的一侧轴向布置,并延伸到内管、外管的盲端,且工作部位的内管、外管之间的间隙相等,非工作部位的内管、外管之间的间隙大小大于工作部位的内管、外管之间的间隙,以在非工作部位形成储气室,而在内管和外管的盲端也形成间距相等的工作部位;在内管的内部设置高压电极,高压电极沿着工作部位布置并延伸到内管的盲端,外管外部不设置地电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准分子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盲管结构为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筒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准分子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压电极为柱状电极,或者所述高压电极为电极片;或者,所述高压电极为附着在内管内壁的导电膜层;或者,所述高压电极为充填在内管内部的导电液体。
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准分子灯,其特征在于,
外管选用石英或氟化镁材料制造;内管可以选用石英或氟化镁材料制造,也可以采用其他的能够绝缘的介质材料,通常为了便于制造,可以使外管和内管选择相同的材质。
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准分子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作气体为惰性气体、卤素气体或者惰性气体的卤化物;其中,惰性气体如氩气、氙气、氦气等,卤素气体如氯气、溴气、碘气等,惰性气体的卤化物如溴化氙、氯化氙、碘化氙等,或者可以是以上气体的任意混合。
9.一种美容仪,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壳体、高频高压电源、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准分子灯,所述准分子灯通过透射真空紫外光的绝缘材料封装工作气体在气室中,能够在高频高压电场作用下激发工作气体发出真空紫外光,其中准分子灯的高压电极设置在气室的内侧面,准分子灯安装在绝缘壳体上,并将高频高压电源容置于绝缘壳体内部,准分子灯的高压电极与高频高压电源的高压输出端连接;
其中,在绝缘壳体的手持部的外壁设有外导电层,内壁设置内导电层,内导电层和外导电层被绝缘壳体隔离形成电容,高频高压电源的接地端与内导电层连接;或者,在绝缘壳体的手持部的外壁设置外导电层,高频高压电源的接地端穿过绝缘壳体与外导电层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
绝缘壳体的绝缘材料可以选择绝缘性能好的橡胶、塑料、硅胶等,绝缘壳体设计成便于手持的形状;高频高压电源是指频率在20kHz以上、输出电压在350V以上的电源,优选输出电压在1000V-2000V。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璐,未经罗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593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聚偏氟乙烯的三元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有机垃圾系统处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