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14977.2 | 申请日: | 2020-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59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秀;谢晓冬;桑华煜;钟腾飞;何敏;赵雪;张天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解婷婷;曲鹏 |
地址: | 23001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及其 制备 方法 显示装置 | ||
本文公开了一种发光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发光基板包括基板和设置于基板上的膜层结构,膜层结构包括沿远离基板方向叠设的第一布线层、遮挡层和第二布线层,第一布线层包括第一对位标记,第二布线层包括第二对位标记,第一对位标记包括与第二对位标记交叠的重叠区域和位于重叠区域外围的非重叠区域,遮挡层至少覆盖非重叠区域。本文通过遮挡层覆盖第一对位标记与第二对位标记不交叠的非重叠区域,防止了第一对位标记在第二布线层形成过程中被腐蚀氧化,避免了发生膜层鼓泡和剥离,提升了产品的良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发光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通讯蓬勃发展的现今时代中,显示装置,例如是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或智能型手机等,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子产品。而现有显示装置大多为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液晶显示装置具有机身薄、省电、无辐射等众多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有市场上的液晶显示装置大部分为背光型液晶显示器,其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及背光模组(Backlight Module)。迷你发光二极管(Mini LED)是一种尺寸在100微米左右的小型LED。
发明内容
以下是对本文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基板,包括:基板和设置于基板上膜层结构,膜层结构包括沿远离基板方向叠设的第一布线层、遮挡层和第二布线层,第一布线层包括第一对位标记,第二布线层包括第二对位标记,第一对位标记包括与第二对位标记交叠的重叠区域和位于重叠区域外围的非重叠区域,遮挡层至少覆盖非重叠区域。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遮挡层上设置有暴露重叠区域的第一过孔,第二对位标记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包含第一过孔在基板上的正投影。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对位标记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与第一过孔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完全重叠。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布线层还包括第一布线,第二布线层还包括第二布线,遮挡层上设置有暴露第一布线的第二过孔,第二过孔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包含第一布线在基板上的正投影,第二对位标记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包含第二过孔在基板上的正投影重叠。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对位标记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与第二过孔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完全重叠。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布线覆盖第一布线。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布线包括第一驱动信号线、第一接地线、第一电源线和第一寻址线,第二布线包括第二驱动信号线、第二接地线、第二电源线和第二寻址线,第一驱动信号线与第二驱动信号线位置对应,并共同构成驱动信号线,第一接地线与第二接地线位置对应,并共同构成接地线,第一电源线和第二电源线位置对应,并共同构成电源线,第一寻址线与第二寻址线位置对应,并共同构成寻址线。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驱动信号线、接地线、寻址线和电源线包括多沿第一方向设置的多组,多个组中至少一组的驱动信号线、接地线、寻址线和电源线沿第一方向延伸并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第一对位标记和第二对位标记设置于相邻组之间,或者设置于驱动信号线、接地线、寻址线和电源线之间间隔的区域,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膜层结构还包括设置于第二布线层远离基板一侧的绝缘层和设置于绝缘层远离第二布线层一侧的焊垫层,焊垫层包括多个焊垫组,多个焊垫组中至少一个包括用于绑定驱动芯片的第一焊垫组和用于绑定发光单元的第二焊垫组,第一焊垫组包括第一焊垫、第二焊垫、第三焊垫和第四焊垫,第二焊垫组包括第五焊垫和第六焊垫,绝缘层上设置有暴露接地线的接地过孔、暴露电源线的电源过孔、暴露驱动信号线的驱动过孔和暴露寻址线的寻址过孔,第一焊垫与第五焊垫连接,第六焊垫通过驱动过孔与驱动信号线连接,第二焊垫通过接地过孔与接地线连接,第三焊垫通过电源过孔与电源线连接,第四焊垫通过寻址过孔与寻址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49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