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火炮跳角获取的弹丸坐标测试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312965.6 | 申请日: | 2020-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42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 发明(设计)人: | 杜博军;王海峰;王亚林;王龙;姜志;姜军志;王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博军;王海峰;王亚林;王龙;姜志;姜军志;王志成 |
| 主分类号: | F41A31/00 | 分类号: | F41A31/00;F41J5/00;F41J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胡大成 |
| 地址: | 137001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火炮 获取 弹丸 坐标 测试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火炮跳角获取的弹丸坐标测试方法及装置,包括:建立目标区域;对目标区域的空中靶标进行标定;根据标定数据,建立虚拟靶面;根据弹丸穿过虚拟靶面的位置,确定弹丸着虚拟靶弹道参数。所述装置包括:预处理模块,用于建立目标区域;标定模块,用于对目标区域的空中靶标进行标定;建靶模块,用于根据标定数据,建立虚拟靶面;数采模块,用于根据弹丸穿过虚拟靶面的位置,确定弹丸着虚拟靶弹道参数。通过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虚拟靶面构建技术,实现了非接触测量弹丸着靶坐标,弥补了实物靶无法进行大仰角射击的不足;通过动态标定技术,建立靶面坐标系,大幅提高数据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弹丸坐标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火炮跳角获取的弹丸坐标测试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弹丸出炮口时的初速矢量线与未发射时身管的理论轴线(炮尾中心与炮口中心连线)的夹角称为跳角。跳角是由发射过程中火炮身管的振动及角变位、弹丸质量偏心、身管的弯曲等原因引起的。跳角是射角的主要组成部分,跳角是否准确,直接决定弹道计算与所编射表的精度,进而影响武器的射击准确度。
目前,我国身管类武器跳角主要从专门的平射跳角试验获取,在露天采用区截装置配合跳角靶的试验方式。跳角靶一般由木质框架与马粪纸制成,用于测量弹丸飞行0.1s左右的三维坐标。区截装置配合计时仪测量弹丸飞过某段距离所用时间,计算得到弹道平均速度(实际上是弹道中点速度)。试验时在距炮口50米~200米设立跳角靶,在炮口和跳角靶间等距离成对布设区截装置。火炮采用水平射击方式,每发射击前在靶框上铺设靶纸,并划十字线作为瞄准中心,建立坐标系,通过击针孔、炮口十字线瞄准跳角靶十字线,射击时,弹丸穿过区截装置,触发计时仪通断信号,并在靶纸上留下弹孔,射击后,测量记录靶纸弹孔坐标、每对区截装置间距与弹丸飞行时间。每发射击都需更换靶纸、瞄准标定。在真空弹道理论下,考虑弹道下降量,利用试验获取的跳角靶弹孔坐标平均值和弹道平均速度计算出跳角值。跳角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Ωz、Ωy——铅直试验跳角和水平试验跳角,rad;
——弹丸由炮口到跳角靶间的平均速度,m/s;
g——重力加速度,取试验场当地值,m/s2;
xt、Δy、Δz——跳角靶至炮口的距离、弹孔竖、横坐标,m。
在确定射程试验项目使用火炮的跳角时,射击3组,每组(5+1)发;确定表定跳角(该型火炮母体的跳角期望值)时,需要3门火炮,每门火炮射击3组,每组(5+1)发。
采用区截装置与跳角靶配合测试获取跳角的试验方法,已经沿用60余年,无论是理论支撑上还是工程实施上都存在不足,严重滞后于现代射表编拟与靶场试验技术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跳角的近似应用存在大误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博军;王海峰;王亚林;王龙;姜志;姜军志;王志成,未经杜博军;王海峰;王亚林;王龙;姜志;姜军志;王志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29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