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档位变化的三轮齿轮变速箱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04667.2 | 申请日: | 202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3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蔡玲民;于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巨杰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3/32 | 分类号: | F16H3/32;F16H5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杨克 |
地址: | 2217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档位 变化 三轮 齿轮 变速箱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档位变化的三轮齿轮变速箱,属于变速箱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三轮齿轮变速箱存在难以实现多挡位调整的问题,其技术要点是:包括变速箱,所述变速箱内部左侧设有转轴,所述转轴顶端贯穿变速箱顶部并与位于变速箱上方的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外侧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变速箱内部右侧设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底部贯穿变速箱底部并与外部设备的输入轴固定连接,位于变速箱内部的所述输出轴外侧固定套设有输出齿轮,所述转轴和输出轴之间设置有传动组件,所述变速箱外侧壁上设有散热框,所述散热框内设有散热组件,具有多挡位稳定输出、灵活控制、快速散热和简便实用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速箱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多档位变化的三轮齿轮变速箱。
背景技术
变速箱分为手动和自动两种,手动变速箱主要由齿轮和轴组成,通过不同的齿轮组合产生变速变矩;而自动变速箱AT是由液力变扭器、行星齿轮、液压变距系统和液压操纵系统组成。通过液力传递和齿轮组合的方式来达到变速变矩。
在汽车领域上大量使用变速箱,目前的三轮齿轮变速箱使用过程中挡位较少,难以实现多挡位调整,难以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由上可见,现有的三轮齿轮变速箱存在难以实现多挡位调整的缺点,难以得到推广应用。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多档位变化的三轮齿轮变速箱,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档位变化的三轮齿轮变速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档位变化的三轮齿轮变速箱,包括变速箱,所述变速箱内部左侧设有转轴,所述转轴顶端贯穿变速箱顶部并与位于变速箱上方的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外侧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变速箱内部右侧设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底部贯穿变速箱底部并与外部设备的输入轴固定连接,位于变速箱内部的所述输出轴外侧固定套设有输出齿轮,所述转轴和输出轴之间设置有传动组件,电机工作,转轴旋转,带动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旋转,通过控制传动组件的不同位置,可以带动输出轴进行旋转,并控制输出轴以不同的转速进行输出,实现变速箱的多挡位调整。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框、第二连接框、第一通孔、转杆、第二通孔、第四齿轮、第五齿轮、第六齿轮和控制板,所述变速箱内侧顶部设有第一连接框,所述第一连接框中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变速箱内侧底部设有第二连接框,所述第二连接框中部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部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外侧从上到下依次固定套设有第四齿轮、第五齿轮和第六齿轮,所述转杆顶部贯穿变速箱顶部并与控制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均分别通过齿轮啮合的方式与第四齿轮、第五齿轮和第六齿轮传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六齿轮与输出齿轮通过齿轮啮合的方式传动连接,可以实现不同挡位转速的输出,实现装置的多挡位效果。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齿轮到第二齿轮之间的距离小于第四齿轮到第六齿轮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齿轮到第三齿轮之间的距离小于第四齿轮到第六齿轮之间的距离,避免齿轮啮合传动过程中受到其他齿轮的影响,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变速箱外侧壁上设有散热框,所述散热框内设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U型管、导热油和导热片,所述散热框内靠近变速箱一侧设置有U型管,所述U型管内充注有导热油,所述散热框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导热片,所述导热片的一侧位于散热框的内侧,所述导热片的另一侧位于散热框的外侧,利用导热油,可以对装置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利用导热片,可以对热量进行快速导出,提高装置的散热效率。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的齿数依次减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巨杰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巨杰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046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