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滚针轴承自动装配流水线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01979.8 | 申请日: | 202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29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辉;梁贵林;文绪明;许伟慧;程坤;尹良良;孙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五洲新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43/06 | 分类号: | F16C4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平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自动 装配 流水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滚针轴承自动装配流水线,包括自左向右设置的进料装置、传送装置、内外套设装置、装配装置和出料传送带;传递运动板的下端面左端设置有组合件抓取单元、右端设置有成品抓取单元;内外圈限位单元包括内外圈限位支撑板和等腰梯形状的旋转支撑座;内外圈限位支撑板自前向后倾斜四十五度;旋转支撑座自前向后倾斜四十五度设置并且旋转支撑座的一对倾斜面相互垂直设置;旋转支撑座旋转设置在内外圈限位支撑板上;旋转支撑座的一对倾斜面上分别设置有内外圈限位座;滚针供料装置位于内外圈限位单元的前侧并且滚针供料装置用于把排成圆圈的滚针插入到内外圈之间。发明优点在于:无需人工参与,有效提高装配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滚针轴承装配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滚针轴承自动装配流水线。
背景技术
现在的滚针轴承装配大多数需要人工进行参与,比如上下料阶段,这样在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的基础上,不可避免的会造成装配过程的人为失误,这样最终会造成装配效率低,而且装配质量不良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针对滚针轴承需要人工参与造成装配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滚针轴承自动装配流水线。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滚针轴承自动装配流水线,包括自左向右设置的进料装置、传送装置、内外套设装置、装配装置和出料传送带;进料装置包括进料中心板;进料中心板的底面上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进料支撑脚;进料中心板的右后端成型有上下贯穿的内圈落料孔、右前端成型有上下贯穿的外圈落料孔;进料中心板的底面上固定有一对圆环柱体状的下导套;一对下导套分别正对内圈落料孔和外圈落料孔;进料中心板的上端面前端设置有外圈供料装置、后端设置有内圈供料装置;内圈供料装置和外圈供料装置结构相同;进料中心板的下侧设置有一对前后对称设置的进料滑行板;进料滑行板的左端成型有间歇推动装置;传送装置包括一对前后对称设置的传送单元;进料滑行板与传送单元一一对应并且进料滑行板与传送单元相连;内外套设装置包括内外套设单元和一对前后对称设置的间歇进料单元;间歇进料单元与传送单元一一对应并且传送单元与间歇进料单元相连;内外套设单元用于把内圈放置在外圈内;前侧的间歇进料单元右端设置有自后向前传送的组合件传送带;装配装置包括组合件传递装置、滚针供料装置和内外圈限位单元;组合件传递装置包括升降设置的传递支撑板;传递支撑板的前端面上左右往复移动设置的传递运动板;传递运动板的下端面左端设置有组合件抓取单元、右端设置有成品抓取单元;内外圈限位单元包括内外圈限位支撑板和等腰梯形状的旋转支撑座;内外圈限位支撑板自前向后倾斜四十五度;旋转支撑座自前向后倾斜四十五度设置并且旋转支撑座的一对倾斜面相互垂直设置;旋转支撑座旋转设置在内外圈限位支撑板上;旋转支撑座的一对倾斜面上分别设置有内外圈限位座;滚针供料装置位于内外圈限位单元的前侧并且滚针供料装置用于把排成圆圈的滚针插入到内外圈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外圈供料装置包括固定在进料中心板的下端面上的供料电机;供料电机的输出轴上端固定有中心连接杆;中心连接杆的上端固定有圆形板状的供料旋转盘;供料旋转盘上可拆卸式固定有若干圆周均匀分布的供料插杆;供料插杆的底面与进料中心板的上端面平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供料插杆上套设有圆环状的压紧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间歇推动装置包括推动板和顶板;进料中心板的正下方设置有一对下支撑座;进料滑行板的左部成型有上下贯穿的竖直伸缩孔;下支撑座上固定有顶板升降气缸;顶板竖直伸缩设置在竖直伸缩孔内;顶板固定在顶板升降气缸的上端;一对顶板分别位于一对下导套的正下方;推动板左右移动设置在进料滑行板的上端面上左端;推动板的右端成型有半圆柱槽状的推动槽;推动槽的左端成型有供顶板左右移动的左右避让槽;推动板的下端面左端固定有推动连接板;进料滑行板的下端面左端固定有推动气缸;推动连接板固定在推动气缸的活塞杆左端;进料滑行板的上端面右端分别成型有一对前后对称设置的前后侧支撑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五洲新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五洲新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019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