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光谱的地面伤员识别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00276.3 | 申请日: | 2020-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80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 发明(设计)人: | 路国华;杨芳;夏娟娟;朱明明;李钊;雷涛;张林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维英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53 | 代理人: | 王渝;于丹 |
| 地址: | 710032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光谱 地面 伤员 识别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光谱的地面伤员识别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可以包括:根据对存在测试目标的测试区域进行高光谱数据采集所获得的高光谱数据的光谱曲线筛选用于进行多光谱数据采集的目标谱段;利用所述目标谱段采集针对目标环境的单波段图像;将所述单波段图像按照设定的图像处理策略进行处理,获得待识别图像;根据设定的光谱特征构建决策树,并根据所述待识别图像以及所述决策树在所述目标环境中识别目标伤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搜索救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光谱的地面伤员识别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战场环境下的伤员搜救技术通常采用无人机搭载RGB高清相机结合热红外成像仪进行低空搜寻,但是在战场环境下,作战人员均处于伪装条件,比如身着迷彩服等,仅依靠机载视觉很难发现伤员;此外,热红外成像技术分辨率较差,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通常在战场上热源较多、环境温度大于30℃,较易造成误检,无法准确地检测到人体的热信号。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基于多光谱的地面伤员识别方法及系统;能够提高分辨率和识别准确率,降低伤员识别的环境依赖度。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多光谱的地面伤员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对存在测试目标的测试区域进行高光谱数据采集所获得的高光谱数据的光谱曲线筛选用于进行多光谱数据采集的目标谱段;
利用所述目标谱段采集针对目标环境的单波段图像;
将所述单波段图像按照设定的图像处理策略进行处理,获得待识别图像;
根据设定的光谱特征构建决策树,并根据所述待识别图像以及所述决策树在所述目标环境中识别目标伤员。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多光谱的地面伤员识别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采集部分、筛选部分、第二采集部分、图像处理部分、目标伤员识别部分;其中,
所述第一采集部分,包括地物光谱仪,经配置为对存在测试目标的测试区域进行高光谱数据采集,获得高光谱数据;
所述筛选部分,经配置为根据所述高光谱数据的光谱曲线筛选用于进行多光谱数据采集的目标谱段;
所述第二采集部分,包括符合所述目标谱段要求的多光谱相机,所述经配置为利用所述目标谱段采集针对目标环境的单波段图像;
所述图像处理部分,经配置为将所述单波段图像按照设定的图像处理策略进行处理,获得待识别图像;
所述目标伤员识别部分,经配置为根据设定的光谱特征构建决策树,并根据所述待识别图像以及所述决策树在所述目标环境中识别目标伤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多光谱的地面伤员识别方法及系统;利用选定的目标谱段进行多光谱数据采集,并将采集到的多光谱数据利用光谱特征构建的决策树进行识别,相较于当前采用可见光和红外热成像技术进行伤员识别时所存在的分辨率差、干扰强的问题,提高了伤员识别的分辨率以及抗干扰能力;并且相较于高光谱数据采集方案,降低了需要进行数据处理的数据体量,提升了数据处理速度和数据处理的实时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多光谱的地面伤员识别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采集高度对应的草地的光谱强度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采集角度对应的草地的光谱强度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迷彩服与绿色植被光谱曲线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针对可见光图像的目视识别效果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002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