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疫苗株、疫苗及疫苗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299990.5 | 申请日: | 2020-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57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 发明(设计)人: | 陈生雷;刘艳霞;舒秀伟;李慧;吴冠辰;吕明凡;郑鑫;徐囡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益康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N7/00 | 分类号: | C12N7/00;A61K39/125;A61P31/14;A61P1/16;C12R1/93 |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荣红颖;张洪生 |
| 地址: | 111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病毒性肝炎 病毒 疫苗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预防、减缓或控制鸭病毒性肝炎的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疫苗株,包括微生物保藏号为CGMCC No.19696的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疫苗株和微生物保藏号为CGMCC No.19695的Ⅲ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疫苗株,该疫苗株免疫原性良好。本发明还公开了以前述疫苗株为免疫原的灭活疫苗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疫苗组合物特异性好,安全有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制品领域,涉及一种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疫苗株、疫苗及疫苗制备方法,特别涉及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和Ⅲ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单苗和二价灭活疫苗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鸭存栏量每年约40亿只。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al hepatitis,DVH)是由鸭甲型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A virus,DHAV)引起的雏鸭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以发病急、肝肿大、出血和高度致死率为特征。主要感染21日龄以内的雏鸭,引起典型的肝炎症状,雏鸭死亡率高达80%以上,传播迅速,呈广泛性分布。DHV系小RNA病毒,属无囊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DHV有3个血清型,Ⅰ型(1型)、Ⅱ型(2型)和Ⅲ型(3型),Ⅰ型(古典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最早于1950年由Levine等从美国分离到,并分布于世界各养鸭国家;Ⅱ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最早于1956年从英国分离到,并且主要发生于英国,Ⅱ型病毒与Ⅰ型病毒无抗原相关性;Ⅲ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于1969年发现于美国纽约市长岛地区,并一直局限于该地区,Ⅱ型和Ⅲ型病毒与Ⅰ型病毒无抗原关系。1963年我国黄均建等报道该病在上海地区的发生与流行情况,随后许多省市陆续有该病的报道。
2008年,DHV被重新命名为鸭甲型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A virus,DHAV)。DHAV分为A、B、C三个基因型,分别对应DHAV-1、DHAV-2、DHAV-3,具OIE报道亚洲主要流行鸭肝炎Ⅰ型及其变异株,即鸭甲肝病毒,该病主要危害3周龄以内雏鸭,发病急,死亡率高,尤其是1~2周龄的雏鸭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死亡率可达30%以上,是危害养鸭业重要传染病之一。
该病全年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我国南方多在2-5月和9-10月间,北方多在4-8月间,其中主要发生于孵化季节,且只要发生就会在雏鸭群中快速传播,发病率能够达到100%。临床上以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剖检肝脏有明显出血点和出血斑为特征。
在疫苗研究方面,研究人员就卵黄抗体和全病毒灭活疫苗以及致弱活疫苗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目前资料表明,研究人员或疫苗生产企业主要利用鸭胚、鸡胚、鸭胚成纤维细胞等细胞增殖病毒。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鸭病毒性肝炎二价灭活疫苗制备的方法及其疫苗,病毒接种所用细胞系为DF-1细胞系(鸡胚成纤维细胞系),病毒培养采用生物反应器以全悬浮方式培养;并经过1)毒种选育;2)建立毒种种子批;3)制备细胞毒液;4)灭活病毒;5)乳化等步骤完成疫苗的制备。
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鸭胚或鸡胚进行培养的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的病毒含量低,原辅料稳定性差,工艺复杂。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细胞源鸭病毒性肝炎二价灭活疫苗(Ⅰ型LSE株+Ⅲ型QZE株)的方法及其产品,该方法具有生产工艺稳定、批间差异小、质量可控、可显著提高疫苗产量和质量的优点,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生产出的疫苗具有较高品质,并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预防、减缓或控制鸭病毒性肝炎的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疫苗株,所述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疫苗株为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疫苗株和/或Ⅲ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疫苗株;
所述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疫苗株是微生物保藏号为CGMCC No.19696的病毒株,或其临床致病性与免疫原性没有变化的传代病毒株或突变病毒株;
所述Ⅲ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疫苗株是微生物保藏号为CGMCC No.19695的病毒株,或其临床致病性与免疫原性没有变化的传代病毒株或突变病毒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益康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辽宁益康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99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