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连续镀膜线真空冷阱的布置方式和工作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99797.1 | 申请日: | 2020-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15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 发明(设计)人: | 彭寿;张康;张超群;王贝;葛治亮;井治;陶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3C14/56 | 分类号: | C23C14/56;C23C14/5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郎祺 |
| 地址: | 200030 上海市普***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连续 镀膜 真空 布置 方式 工作 方法 | ||
1.一种新型连续镀膜线真空冷阱的布置方式,其特征在于,将冷阱系统安装于镀膜工艺室外(8)的外侧,且通过管路与所述镀膜工艺室(8)连通;
所述冷阱系统包括冷阱(3)和与所述冷阱(3)连接的冷阱盘管(10);将所述冷阱盘管(10)通过加热固定装置(21)固定于冷阱盘管腔室(2)内;在所述冷阱盘管腔室(2)上设置一复合真空规(9),用以检测所述冷阱盘管腔室(2)的真空度;
所述冷阱盘管腔室(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镀膜工艺室(8),另一端连接于一前级泵抽系统(1);
在所述冷阱盘管腔室(2)与所述前级泵抽系统(1)连接的管道上、所述冷阱盘管腔室(2)与所述镀膜工艺室(8)连接的管道上分别设置第一阀门(4)和第二阀门(6);
在所述冷阱盘管腔室(2)与外界大气连接的管道上设置第三阀门(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置方式,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阱盘管腔室(2)的内壁上均匀的设置保温层(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布置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22)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置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级泵抽系统(1)包括逐级连接的螺杆泵(11)、第四阀门(13)、罗茨泵(12)和第五阀门(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布置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4)、第二阀门(6)、第三阀门(5)、第四阀门(13)和第五阀门(14)选自角阀和蝶阀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置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阱盘管腔室(2)截面的宽为400~1200mm,高度为300~1000mm;所述冷阱盘管腔室(2)的长度为1500~500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置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阱盘管(10)为铜管,直径为8~16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置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镀膜工艺室(8)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气体隔离室(7)。
9.一种新型连续镀膜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镀膜线采用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布置方式。
10.一种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连续镀膜线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打开所述第一阀门(4),使用所述前级泵抽系统(1)对冷阱盘管腔室(2)进行预抽气;
步骤二,当所述冷阱盘管腔室(2)内部真空度到达5Pa时,打开第二阀门(6),使所述冷阱盘管腔室(2)与所述镀膜工艺室(8)连通,使用所述镀膜工艺室(8)内的抽真空系统对所述冷阱盘管腔(2)室进行高真空抽气,使冷阱盘管腔室(2)获得真空;
步骤三,开启冷阱(3)对冷阱盘管(10)进行制冷,所述冷阱盘管腔室(2)内的冷阱盘管(10)进行高效吸附水汽,对镀膜工艺室(8)进行快速降低本底真空;
步骤四,当所述冷阱盘管(10)上吸附水汽较多结霜较多时,关闭所述第一阀门(4)和所述第二阀门(6),打开第三阀门(5),对所述冷阱盘管腔室(2)进行破空,将冷阱(3)调整到加热工作模式,并打开所述加热固定装置(21)对所述冷阱盘管(10)高温除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979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加工用冲铆设备
- 下一篇:一种多节锂电池组电压采样电路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