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云巴岛式车站端喇叭口及其相关参数的计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98887.9 | 申请日: | 202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7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楚骄;陈剑;包乐培;王珩阳;朱志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0;G06F111/10 |
代理公司: | 天津玺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37 | 代理人: | 韩剑峰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云巴岛式 车站 喇叭口 及其 相关 参数 计算方法 | ||
本发明保护云巴岛式车站端喇叭口及其相关参数的计算方法,是在保证旅客舒适度、满足列车不限速或影响轻微(影响度5%)、圆曲线及夹直线长度不小于1辆车长(困难情况下不小于车辆全轴距)条件下得出的最短站端喇叭口长度。喇叭口具体参数为第一曲线参数设置为:半径R=400m,缓和曲线长度l=10m,实设超高率h=2%,转角θ=2°52′00″,允许通过速度V=45km/h;喇叭口第二曲线参数设置为:半径R=500m,缓和曲线长度l=16m,实设超高率h=2.5%,转角θ=2°52′00″,允许通过速度V=60km/h。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达到了减少工程投资、提高景观效果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领域,具体是云巴岛式车站端喇叭口及其相关参数的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云巴(胶轮有轨电车)系统是小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适用于高峰客流介于0.2~1万人/小时的线路,一般采用高架敷设方式。车长7m(头车为8.3m),编组方式一般为2~6编组,常用启动加速度为1m/s2。根据检算,岛式车站采用5m宽站台可满足一般车站的客流集散能力,以深圳坪山云巴1号线一期工程及深圳龙岗云巴1号线工程为例,所有车站均采用站台宽度为5m的岛式车站,车站线间距为7.6m。区间一般段落的线间距为3.2m。
现有技术中云巴岛式车站端喇叭口的设计一般参照《胶轮有轨电车交通系统设计规范(DBJ/T 15-172-2019)》执行,常规方案分为以下两种:
现有技术方案一:以车辆最高运行速度为喇叭口限速值的方案设计:
喇叭口的左右线对称布置,第一曲线按如下参数设置:半径R=1500m,缓和曲线长度l=28m,实设超高率h=3%,转角θ=1°36′16.3″,允许通过速度V=80km/h;喇叭口第二曲线按如下参数设置:半径R=1500m,缓和曲线长度l=28m,实设超高率h=3%,转角θ=1°36′16.3″,允许通过速度V=80km/h。该方案的缺点是喇叭口长度(第一曲线起点至第二曲线终点)达148.585m,工程投资较大、景观较差。
现有技术方案二:以满足曲线最短长度要求的方案设计:
喇叭口的左右线对称布置,第一曲线按如下参数设置:半径R=150m,缓和曲线长度l=6m,实设超高率h=3%,转角θ=4°54′00″,允许通过速度V=25km/h;喇叭口第二曲线按如下参数设置:半径R=150m,缓和曲线长度l=6m,实设超高率h=3%,转角θ=4°54′00″,允许通过速度V=25km/h。该方案的缺点是:喇叭口通过速度低,降低了线路的旅行速度。
现有技术方案一及技术方案二均未结合旅客舒适度、列车运行速度等对各项曲线参数进行详细计算,因此存在喇叭口长或车辆限速的问题。因此,需要一种更优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云巴岛式车站端喇叭口。在保证旅客舒适度(未被平衡的离心加速度取a=0.5m/s2,滚动角时变率及未被平衡的离心加速度时变率以《铁路线路设计规范》GB50090-2006规定取值,滚动角时变率f=0.0267rad/s、未被平衡的离心加速度时变率b=0.35m/s3)、满足列车不限速或影响轻微(影响度5%)、圆曲线及夹直线长度不小于1辆车长(困难情况下不小于车辆全轴距)条件下尽可能缩短站端喇叭口长度,以达到节省工程投资、优化景观设计的目的。
技术方案如下:云巴岛式车站端喇叭口,所述喇叭口的左右线对称布置,喇叭口第一曲线(由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组成)参数设置为:半径R=400m,缓和曲线长度l=10m,实设超高率h=2%,转角θ=2°52′00″,允许通过速度V=45km/h;喇叭口第二曲线(由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组成)参数设置为:半径R=500m,缓和曲线长度l=16m,实设超高率h=2.5%,转角θ=2°52′00″,允许通过速度V=60km/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88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