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位燃气热脱附有机污染土壤修复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295600.7 | 申请日: | 2020-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76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 发明(设计)人: | 王健;汪军;范例;刘坤;李洪刚;甘伟;邓富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重庆科技学院 |
| 主分类号: | B09C1/06 | 分类号: | B09C1/06 |
| 代理公司: | 重庆嘉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302 | 代理人: | 李阳 |
| 地址: | 40112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位 燃气 热脱附 有机 污染 土壤 修复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原位燃气热脱附有机污染土壤修复装置,该修复装置包括主加热井,主加热井包括主外管以及设在主外管内的主内管,主内管的上端贯穿主外管的上端,主内管与主外管之间形成有第一气流通道,第一气流通道内设有多个用于增加高温烟气在第一气流通道内停留时间的第一阻流机构,多个第一阻流机构沿第一气流通道的输送方向间隔布置;还包括副加热井,其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的上部连通。第一阻流机构能够阻碍高温烟气的正常流动,延长了高温烟气在第一气流通道内的停留时间,从而充分利用高温烟气的热能来对目标区域土壤进行修复,可获得较好的原位热脱附效果,提高了燃气加热能源的利用率,降低了热量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原位燃气热脱附有机污染土壤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大量企业搬迁遗留了原场地环境污染问题,导致原场地无法正常使用,必须进行土壤修复后才能作为城市建设的一部分。
原位热脱附技术是将污染土壤加热至目标污染物的沸点以上,使污染物气化挥发或裂解,通过抽提使目标污染物与土壤颗粒分离,进而去除土壤中污染物的一种高效修复手段。因技术具有修复时间较短、适用性广、修复效率较高且无需大面积场地开挖等优点,被广泛应用。
现有的原位热脱附装置普遍存在燃气加热能源利用率低下,热量损耗高的问题,因而造成大量能源和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原位燃气热脱附有机污染土壤修复装置,以提高燃气加热能源的利用率,降低热量的损失。
本发明提供一种原位燃气热脱附有机污染土壤修复装置,包括主加热井,所述主加热井包括主外管以及设在所述主外管内的主内管,主外管呈两端封闭的中空结构,所述主内管呈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主内管的上端贯穿主外管的上端,主内管与主外管之间形成有第一气流通道,主内管的底端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的底端连通,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内设有多个用于增加高温烟气在第一气流通道内停留时间的第一阻流机构,多个所述第一阻流机构沿第一气流通道的输送方向间隔布置;还包括副加热井,其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的上部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阻流机构包括第一锥形挡环a和第一锥形挡环b,所述第一锥形挡环a呈上小下大的圆锥筒状,所述第一锥形挡环b呈上大下小的圆锥筒状,第一锥形挡环a的小端套设在主内管的外壁上,第一锥形挡环a的大端朝向第一气流通道的底端;
所述第一锥形挡环b的大端套设在主外管的内壁上,第一锥形挡环b的小端朝向第一气流通道的底端,第一锥形挡环b的小端靠近第一锥形挡环a的外锥面并留有间隙。
优选地,所述第一锥形挡环a的内锥面与主内管的中心轴线的夹角记为α,α的范围为40~50°;所述第一锥形挡环b的外锥面与主外管的中心轴线的夹角记为β,β的范围为40~50°。
优选地,还包括多个第一锥形导流板,所述第一锥形导流板呈上大下小的圆锥筒状,第一锥形导流板的小端套设在主外管的外壁上,多个第一锥形导流板沿主外管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所述第一锥形导流板内设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沿第一锥形导流板的周向延伸并贯通,第一容纳腔与第一气流通道连通,第一容纳腔的开口位于第一锥形挡环b的大端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副加热井包括副外管以及设在所述副外管内的副内管,副外管呈两端封闭的中空结构,所述副内管呈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副内管的上端贯穿副外管的上端;副内管与副外管之间形成有第二气流通道,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的上端与第一气流通道的上部通过连接管连通,所述连接管上设有排气抽风机,副内管的底端与第二气流通道的底端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重庆科技学院,未经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重庆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56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