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婴儿学步装置及使用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294550.0 申请日: 2020-11-18
公开(公告)号: CN112401568A 公开(公告)日: 2021-02-26
发明(设计)人: 杜凯;张平松;郭立全;李圣林;刘常乐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A47D13/04 分类号: A47D13/04;A47D15/00
代理公司: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代理人: 杜丹丹
地址: 232001 安徽省淮***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婴儿 学步 装置 使用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婴儿学步装置,包括学步装置本体以及安装在学步装置本体上的控制器、超声波传感器、电源、车轮组件;所述超声波传感器、所述车轮组件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超声波传感器、所述车轮组件、所述控制器均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车轮组件连接在所述学步装置本体的底部,所述学步装置本体中部具有用于放置婴儿上下贯穿的空腔。本发明还公开使用该婴儿学步装置的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避免婴儿需要通过踩踏带动学步装置而造成的腿部畸形和骨骼负担;改变了以往通过借用父母外力或需要借助婴儿自身踩踏带动力等一类防摔装置的动力方式,解放了父母的劳动力,也减少了婴儿对父母的依赖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婴儿产品,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婴儿学步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婴儿时期是孩子认知能力、行为习惯、体征等各方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步阶段即是婴幼儿借用自己的双腿去满足好奇心探索周围事物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婴儿会通过练习学步来培养自己的肌肉支撑能力、自我平衡能力、四肢协调能力。但由于婴儿的自理能力较差,容易在练习过程中受到伤害,为了满足家长的看护需求学步装置等学步辅助设备应运而生,但由于普通学步车存在较多弊端,比如增加了学步的危险性,婴儿在学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碰撞接触危险物品;由于学步车的滑动速度较快,必须倚靠婴儿下肢用力蹬地带动学步车移动,容易导致婴儿柔软的骨骼产生变形,继而形成罗圈腿等畸形发育。因而通过技术手段对学步防摔的装置进行智能化处理,将现有的其他智能技术结合到学步防摔上,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也避免婴儿在学步时受到隐性伤害是具备重要意义的。

目前市场上的婴儿学步装置包括包围式学步车、手推学步车、学步带、智能学步车等。相对来说围式学步车利用兜式将婴儿一定程度固定住所以防摔保护性较好,但在使用过程中,依靠万向轮滑行方式并不能真正让婴儿学习到走路的姿势,恰恰相反,婴儿由于学步车滑行的工作原理不得蹬地的方式来获取向前的动力,这种运动方式会对骨骼柔软的婴儿下肢产生不良影响,容易导致婴儿的下肢骨骼产生弯曲,形成罗圈腿等病态发育现象,同时由于在蹬踏的过程中婴儿会惯性使用脚尖来蹬踏,不利于婴儿脚掌的正常发育。并且由于围式学步车的万向轮活动性较强,如果遇到滑坡和障碍物容易发生失控和碰撞对婴儿造成伤害。综上所述,传统的学步车虽能一定程度上能做到防摔,但是由于结构设计和工作原理上的缺陷不利于婴儿的骨骼健康发展和形成正确的走路姿态。手推式学步车主要起到一定的支撑和引导作用,有利于帮助婴儿锻炼平衡能力,虽然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但是主要适用于具有一定自主迈步能力的婴儿,并且防护性较差,容易在学步的过程中产生侧翻、前后倾倒,缺乏保护措施。学步带作为一种防护带需要在监护人的辅助帮助之下才能达到给予婴儿学步防护作用,学步带通过固定在婴儿肩部胸部,父母在另一端通过拉拽的方式保证学步的婴儿保持身体平衡来达到防摔作用,由于在父母的监护之下学步过程安全系数较高,但是由于父母外力的过多干预导致让婴儿产生依赖心理,养成走路前倾的不良姿态,婴儿自身用力方式错误不利于其锻炼平衡能力,导致学步过程较慢难以形成良好的学步习惯。同时学步带依赖于父母的协助,增加了家长的带娃负担。相比于此,学步车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解放了家长的作用。

针对于目前应用于婴儿学步防摔领域存在的机械设计和工作原理上存在的缺陷,相关技术人员也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针对于外部防护材料,申请号:201010140204.7公开多功能海绵体安全学步车系列,设计的PU类高密度发泡材料海绵体式壳壁,壳壁内缘中上段设有伸脚孔的座垫,去掉了传统学步车底端的滚轮,换上滑行脚。其特征在于质地轻柔、不易撞伤、摔伤或不被硬物刺伤。针对于防护机械结构,申请号:201410240419.4,公开安全学步车设计的通过设置支杆,在安全学步车在发生侧翻时,支杆的支撑端会支撑在地面上,防止安全学步车侧翻,提高了安全学步车的安全性能。同时部分在审公开的发明专利将智能避障的概念应用到婴儿学步车防摔。上述专利虽然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改进,但是仍然没有很好的解决如下问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45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