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影片自动进行3D特效生成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294191.9 | 申请日: | 2020-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122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 发明(设计)人: | 王梓鉴;孙伟;郝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秒影工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21/81 | 分类号: | H04N21/81;H04N21/44;H04N21/234;G06V20/40;G06V10/764;G06T13/20;G06T15/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鼎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7 | 代理人: | 刘蔼民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影片 自动 进行 特效 生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影片自动进行3D特效生成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积累的矢量化三维模型库,选取特定角度的投影按需mesh化,选择一个预设若干纹理,生成所需;S2、对于需要处理的视频,输入像素坐标(x,y),根据三维模型的外形,设定scale比例投影面,形成时间线t维度的光照数据帧库;S3、光照数据帧时间范围数据生成后,对S1中生成的三维模型处理后的纹理投影,结合光照数据帧,形成新的光照后模型视频帧时间线,让40%的通用三维模型植入场景得以高质量低成本的实现,为行业视频制作工业化提供了爆发的基础,让模型数据库统一管理,解决了模型质量的统一把控,且3D模型渲染按需处理特定投影面的三角面片,并且系统记忆过程,节约大量重复计算消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特效生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对影片自动进行3D特效生成的方法。
背景技术
人的视觉之所以能分辨远近,是靠两只眼睛的差距,人的两眼分开约5公分,两只眼睛除了瞄准正前方以外,看任何一样东西,两眼的角度都不会相同,虽然差距很小,但经视网膜传到大脑里,脑子就用这微小的差距,产生远近的深度,从而产生立体感,一只眼睛虽然能看到物体,但对物体远近的距离却不易分辨,根据这一原理,如果把同一景像,用两只眼睛视角的差距制造出两个影像,然后让两只眼睛一边一个,各看到自己一边的影像,透过视网膜就可以使大脑产生景深的立体感了,各式各样的立体演示技术,也多是运用这一原理,我们称其为“偏光原理”,3D立体电影的制作有多种形式,其中较为广泛采用的是偏光眼镜法,它以人眼观察景物的方法,利用两台并列安置的电影摄影机,分别代表人的左、右眼,同步拍摄出两条略带水平视差的电影画面,放映时,将两条电影影片分别装入左、右电影放映机,并在放映镜头前分别装置两个偏振轴互成90度的偏振镜,两台放映机需同步运转,同时将画面投放在金属银幕上,形成左像右像双影,当观众戴上特制的偏光眼镜时,由于左、右两片偏光镜的偏振轴互相垂直,并与放映镜头前的偏振轴相一致,致使观众的左眼只能看到左像、右眼只能看到右像,通过双眼汇聚功能将左、右像叠和在视网膜上,由大脑神经产生三维立体的视觉效果,展现出一幅幅连贯的立体画面,使观众感到景物扑面而来、或进入银幕深凹处,能产生强烈的“身临其境”感;
但是目前现有如果有将虚拟三维模型加入到视频中,需要花费大量特效剪辑人力,特效制作都是定制化的,由剪辑师根据客户的需求,人工编辑三维模型,人工调整纹理光照等,当前的方式都是单个视频,特定模型的手工制作,这样就造成开发周期长,剪辑师水平参差不齐导致质量难以保证,相应的大规模应用成本更加高昂,这种成本对于有更高时间效用的短视频而言更加不可接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影片自动进行3D特效生成的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成本过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对影片自动进行3D特效生成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积累的矢量化三维模型库,选取特定角度的投影按需mesh化,选择一个预设若干纹理,生成所需;
S2、对于需要处理的视频,输入像素坐标(x,y),根据三维模型的外形,设定scale比例投影面,形成时间线t维度的光照数据帧库;
S3、光照数据帧时间范围数据生成后,对S1中生成的三维模型处理后的纹理投影,结合光照数据帧,形成新的光照后模型视频帧时间线;
S4、将S3中产生的光照后模型视频帧时间线,与原视频时间线做overlay叠加,边缘过渡处理形成新的帧,生成新的视频文件;
S5、将S4中产生视频添加所需前后景,生成准视频;
S6、对S5中生成准视频,基于CNN模型对区域做自动合理性检测,通过后,生成最终视频。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S1中使用过程系统记录历史中间结果,提供重复计算复用提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秒影工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秒影工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41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口腔治疗时隔绝飞沫传播的隔离装置
- 下一篇:批刮型仿石漆及其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