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可视化检测活细胞内肿瘤相关mRNA的DNA四棱锥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294095.4 | 申请日: | 2020-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08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 发明(设计)人: | 陈宪;文俊梅;陈果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Q1/6818 | 分类号: | C12Q1/6818;C12N15/11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饶文君;蔡学俊 |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可视化 检测 细胞内 肿瘤 相关 mrna dna 棱锥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可视化检测活细胞内肿瘤相关mRNA的DNA四棱锥的制备方法,该DNA四棱锥由两条捕获探针和四条带有荧光标记的DNA支撑探针经两步退火反应自组装而成。当目标不存在时,支撑探针的刚性双链使DNA四棱锥保持张开的三维立体结构;而当目标存在时,目标链引发链置换反应,捕获探针离开并捕获目标。与此同时,DNA四棱锥底边单链则自动折叠形成更稳定的发夹结构,带动DNA四棱锥的整体空间结构发生变化。标记在DNA四棱锥的底边两端的Cy3和Cy5随着折叠过程而靠近,直至发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这项工作提出了可视化检测细胞中特异性mRNA的另一个维度,也可以为其他许多生物分子的检测开辟新的途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传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可视化检测活细胞内肿瘤相关mRNA的DNA四棱锥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肿瘤相关mRNA被广泛用作揭示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信息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因此,细胞中肿瘤相关mRNA的检测对癌症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迄今为止,人们已经开发了许多方法来检测这些mRNA,例如Northern-blots、微阵列分析、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但是,这些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还需要大量样本细胞,难以实现单细胞的实时检测。基于荧光显微镜的分子成像技术,具有高选择性、高分辨率和非侵入性的特点,已逐渐发展为可视化细胞内基因表达的一般策略,为在细胞水平上检测癌症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而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的荧光比率型检测方法,可通过信号比率来有效避免产生假阳性结果。因此,将基于FRET的荧光探针与荧光成像技术相结合,已成为生物医学检测研究的热点。
肿瘤标志物C-myc是一种肿瘤发生激活剂,在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关键作用。本发明将MCF-7乳腺癌细胞中的C-myc mRNA作为待测目标物,来评估DNA嘴巴的响应能力。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可视化检测活细胞内肿瘤相关mRNA的DNA四棱锥的制备方法,通过巧妙设计DNA序列,并经过特定的退火程序自组装成具有三维立体结构DNA四棱锥,实现非侵入式的细胞内肿瘤相关mRNA可视化检测,并利用FRET技术的比率型信号检测方式,有效避免了复杂生物样本中假阳性信号的产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可视化检测活细胞内肿瘤相关mRNA的DNA四棱锥,所述DNA四棱锥包括两条捕获探针CP和四条带有荧光标记的DNA支撑探针S1~S4,所述S1~S4引物序列为:
S1: 5'-TCGCT GAGTA AT/Cy3/AAA TCAAC GCCTC AACGT TAGCA AAA GC AAGTGTGGGC ACGCA CACAA AACAC AAATC TG-3';
S2: 5'-CTATC GGTAG AT/Cy3/AAC GCAGT CAGTG TCAGT CCAGA AAA TA CTCAGCGACA GATTT GTGAA AACAA CTAGC GG-3';
S3: 5'-CACTG GTCAG AT/Cy5/AAA TCAAC GCCTC AACGT TAGCA AAA CT ACCGATAGCC GCTAG TTGAA AAGGT TTGCT GA-3';
S4: 5'-CCACA CTTGC AT/Cy5/AAC GCAGT CAGTG TCAGT CCAGA AAA CT GACCAGTGTC AGCAA ACCAA AAGTG TGCGT GC-3'。
上述DNA四棱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40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