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千两茶的生产工艺、千两茶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89726.3 | 申请日: | 202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1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谌理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烟溪丰里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12;A23F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351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千两茶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千两茶的生产工艺、千两茶,包括以下步骤:S1、除杂,S2、第一次发酵,S3、潮水,S4、汽蒸,S5、第二次发酵,S6、装篓及踩制,S7、发花,S8、干燥。本发明的千两茶的生产工艺,将对千两茶进行两次发酵,增加千两发花,使千两茶内部产生金黄色冠突散囊菌,提升千两茶感官品质。采用两次渥堆发酵能防止烧心现象,同时使得茶叶酶促作用、微生物作用和湿热作用复杂化,冲泡后的茶汤醇厚。而且,第一次发酵、第二次发酵过程中将通气杆插入渥堆内,通气杆可以将外界气体通入,可以降低千两茶渥堆中心部位的湿度和发酵温度,从而避免烧心的目的,使得千两茶正常发酵转化,达到正常口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黑茶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千两茶的生产工艺。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千两茶的生产工艺制备的千两茶。
背景技术
“安化黑茶”是中华茶叶中的国宝,特别是安化“千两茶”被誉为中国茶叶文化的化身,也是独特的历史文化品牌。千两茶是黑茶茶类中的一个品种,创制于湖南省安化县江南一带,是安化的一个传统名茶,以每卷(支)的茶叶净含量合老秤一千两而得名。研究表明,千两茶有其特殊的饮用价值,安化千两茶的儿茶素和氧化产物黄烷醇类氧化基合物是一类复杂的生理活性物质,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可增强人体血管壁的韧性,抑制动脉硬化,具有维生素P的类似功能,抑制人体内不饱和脂肪酸的过氧化作用能力是维生素的5~10倍,可以延缓衰老,同时有利于维生素C的吸收,从而防止致癌物质—亚硝酸铵等硝基化合物的在人体新陈代谢中的形成积累。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身体健康,平时也更注重身体锻炼和保健,因此保健型的黑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千两茶的生产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保证千两茶既不烧心又能达到正常发酵的口感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千两茶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除杂:对千两茶进行色选、风选,去除千两茶原料中的杂质;
S2、第一次发酵:将去杂的千两茶洒水,喷洒重量为千两茶重量的6~10%,采用杀青机进行杀青,将杀青后的茶叶进行揉捻,渥堆并将通气杆插入渥堆内部进行发酵,发酵时间控制为30~48h;
S3、潮水:将第一次发酵后的千两茶拼和匀堆,按10~15%的比例添加水或茶汁混合均匀,堆放12~24h;
S4、汽蒸:向潮水后的千两茶通入蒸汽进行汽蒸;
S5、第二次发酵:将汽蒸后的千两茶渥堆,并将通气杆插入渥堆内进行发酵,每20~24h翻堆一次,连续发酵5~8天;
S6、装篓及踩制:将第二次发酵后的千两茶装入篾篓,踩制至紧凑;
S7、发花:将踩制后的千两茶冷却至室温,放进发花房进行发花,获得千两茶半成品;
S8、干燥:将千两茶半成品进行干燥,干燥至含水率11~13%,入库。
进一步地,通气杆为中空结构,通气杆外壁面周向布设有多个通气孔;通气杆的高度大于渥堆的高度。
进一步地,步骤S2中第一次发酵具体步骤包括:采用滚筒杀青机进行杀青,控制筒体温度为220~230℃,杀青时间为2min~3min;将杀青后的千两茶进行揉捻,揉捻时间15min~20min;将揉捻后的千两茶进行渥堆第一次发酵,堆内温度为40~50℃,含水量为16~20%,每10~12h翻堆一次,每次翻堆都重新插入通气杆,发酵时间为30~48h。
进一步地,步骤S5中第二次发酵,对通入汽蒸的渥堆降温,控制渥堆的堆内温度60~70℃,发酵时间24h后进行翻堆,再控制堆内温度为50~60℃,每20~24h翻堆一次,每20~24h翻堆一次,直至完成二次发酵。
进一步地,步骤S5中渥堆高50~6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烟溪丰里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烟溪丰里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97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