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机起降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89054.6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93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高明;张红娣;张利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F1/00 | 分类号: | B64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10008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起降 系统 | ||
1.一种无人机起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起降台架,所述起降台架用于支撑无人机;
多个直线伸缩单元,沿所述起降台架周向布设,所述直线伸缩单元具有相对设置且能够相对固定或移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每个所述直线伸缩单元的第一端通过第一万向节(4)连接于所述起降台架,每个所述直线伸缩单元的第二端能够通过第二万向节(5)相对于起降载体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起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降台架包括:
起降平台(1);
上连接架(2),所述上连接架(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起降平台(1),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万向节(4)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直线伸缩单元的第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起降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放置于所述起降平台(1)上的无人机进行夹紧的夹紧装置(8),所述夹紧装置(8)包括位于所述起降平台(1)上方的:
两个沿X方向平行间隔分布的第一夹紧杆(81),两个所述第一夹紧杆(81)能够相互靠近或远离;
两个沿Y方向平行间隔分布的第二夹紧杆(82),两个所述第二夹紧杆(82)能够相互靠近或远离,两个所述第一夹紧杆(81)和两个所述第二夹紧杆(82)围成有无人机放置区域,所述X方向和所述Y方向呈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机起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装置(8)还包括转动驱动组件,所述转动驱动组件包括:
沿所述起降平台(1)周向分布的至少四对导向轮(83),每个所述导向轮(83)均能够相对于所述起降平台(1)转动;
传动带(84),所述传动带(84)缠绕于每个所述导向轮(83),所述第一夹紧杆(81)的两端和所述第二夹紧杆(82)的两端均连接于所述传动带(84);
转动驱动单元,所述转动驱动单元连接于其中一个所述导向轮(83)以驱动该所述导向轮(83)转动,使两个所述第一夹紧杆(81)相互靠近且两个所述第二夹紧杆(82)相互靠近,或两个所述第一夹紧杆(81)相互远离且两个所述第二夹紧杆(82)相互远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机起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带(84)与所述导向轮(83)啮合传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机起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装置(8)还包括:
安装架(86),所述转动驱动组件连接于所述安装架(86);
升降驱动组件,其一端连接于所述起降平台(1),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安装架(86),用于驱动所述安装架(86)相对于所述起降平台(1)升降。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无人机起降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起降载体的下连接架(3),每个所述直线伸缩单元的第二端分别通过一个所述第二万向节(5)连接于所述下连接架(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人机起降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震器(6),所述减震器(6)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下连接架(3),另一端用于连接所述起降载体。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无人机起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伸缩单元为气缸(100),所述无人机起降系统还包括:
气泵,用于为每个所述气缸(100)供气;
气动开关阀(7),所述气动开关阀(7)与所述气缸(100)一一对应,用于使所述气缸(100)的有杆腔和无杆腔中的一个与所述气泵的出气口连通,另一个与外界大气连通,或使所述气缸(100)的有杆腔和无杆腔互不连通且与所述气泵的出气口和外界大气均不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人机起降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位移传感器,用于测量每个所述气缸(100)的活塞杆的伸出量;
角度测量单元,用于测量所述起降台架相对于XY平面、YZ平面和XZ平面的转动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大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905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