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椒蒿提取物在刺激列当种子发芽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84327.8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25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赵娜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65/12 | 分类号: | A01N65/12;A01P21/00;A01C1/00;A01C1/08;A01C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翰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921 | 代理人: | 刘晓晖 |
地址: | 830052 新疆维吾尔自***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取物 刺激 种子 发芽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椒蒿提取物在刺激列当种子发芽中的应用,包括如下步骤:椒蒿提取物的提取:椒蒿晒干剪碎后,浸泡,浓缩后再用溶剂提取,再浓缩得到椒蒿提取物;列当种子的表面消毒;预培养:在培养皿内铺上定性滤纸和玻璃纤维滤纸,将消毒过的列当种子均匀地撒在玻璃纤维滤纸片上,密封,恒温暗培养;列当种子发芽实验:椒蒿提取物加甲醇稀释后,将滤纸片浸湿,放置干燥,在培养皿中铺上定性滤纸并浸湿。将干燥后的滤纸片放在定性滤纸上,挑选预培养后的列当种子,密封,恒温黑暗培养。椒蒿提取物能高效刺激列当种子提前萌发,因种子未能及时找到寄主并进行吸附生活,从而造成列当“自杀萌发”,可有效用于列当寄生杂草的生物防治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促进种子发芽的方法,具体是一种椒蒿提取物在刺激列当种子发芽中的应用,属于农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列当是列当科列当属的一类全寄生植物,常寄生于植物的根部,列当根形成吸器侵入寄主根内,会吸取寄主植物体内养分和水分,阻碍植物的生长,使寄主植物的产量下降,尤其是对葫芦科、茄科、菊科、伞形科、十字花科植物的生长影响较大。列当种子细而小,结实量惊人,在土壤中最长可存活十年。广泛分布于亚州西部、地中海地区以及非洲东部等地区。在我国列当属植物大约有23种,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华北地区。
危害农作物的列当主要有向日葵列当、小列当、列当、弯管列当等。新疆分布最广泛、危害最为严重的是瓜列当和向日葵列当。瓜列当主要寄生在瓜类、番茄上,尤其以新疆的南疆、东疆地区发生最为普遍,寄生率一般在30%-40%,最高可达100%,严重影响寄主植物的正常生长,例如会导致甜瓜植株萎蔫,它的产量、品质、含糖量都会降低。据报道,1994年新疆甜瓜和西瓜因列当寄生,造成20%-70%的产量损失。
列当种子需要在刺激物质的作用下才能萌发,第一个刺激物质独脚金醇是从杂草独脚金的非寄主植物棉花的根系分泌物中分离出来的。目前为止,研究发现共有3类植物次生代谢产物能够刺激列当种子萌发,包括脱水高粱内酯、倍半萜内酯和独脚金内酯。列当寄主植物可以分泌刺激物质诱导种子萌发,部分非寄生植物也能分泌类似刺激物质诱导种子萌发,但列当不能成功寄生,最终导致种子死亡,这类非寄主植物被称为诱捕作物。寄主植物分泌的次生代谢物质在土壤中不稳定,有必要在非寄主植物中找到类似发芽刺激物质,但由于不是所有植物都能刺激寄生杂草种子萌发,所以找到合适的植物材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椒蒿是一种野生植物,可食用,可作牲畜饲料,可入药。椒蒿具有杀虫抑菌作用,但其化感活性,目前还未见报道。本实验室主要探索该植物对列当的种子萌发刺激作用,为列当土壤种子库的消减提供诱捕作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椒蒿提取物在刺激列当种子发芽中的应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椒蒿提取物在刺激列当种子发芽中的应用,所述应用包括如下步骤:
(1)椒蒿提取物的提取:椒蒿晒干剪碎后,依次用乙醇和水浸泡,旋转蒸发器浓缩后得到乙醇浸提物,再用溶剂提取乙醇浸提物,旋转蒸发器浓缩得到椒蒿提取物,2-6℃下保存备用;
(2)列当种子的表面消毒:选取适量的列当种子装入离心管中,再加入适量2.1wt%的次氯酸钠,振动摇匀,静置至沉淀;去除混合液,在离心管中继续加入蒸馏水冲洗2-4次;再加入酒精,振动摇匀,静置至沉淀;去除上层液体,剩余列当种子继续用蒸馏水冲洗2-4次后,倒在吸水纸上,晾干备用;
(3)预培养:在培养皿内铺上双层定性滤纸,加蒸馏水浸湿,在定性滤纸上放入多片玻璃纤维滤纸,将消毒过的列当种子均匀地撒在玻璃纤维滤纸片上,盖上培养皿,封口膜密封培养皿,置于25℃的恒温培养箱中暗培养4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农业大学,未经新疆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43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