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精度汽车配件加工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280433.9 | 申请日: | 2020-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07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 发明(设计)人: | 谷勇;居勇;金英培;成志鹏;陆加俊;张瑞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兴业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B47/00 | 分类号: | B23B47/00;B23Q11/00;B23Q11/08;B23Q1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申龙华 |
| 地址: | 224300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精度 汽车配件 加工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精度汽车配件加工设备,包括底板、驱动箱、传动轴、连接器和钻杆,所述底板水平设置,所述驱动箱位于底板的上方且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竖向设置在驱动箱和底板之间,所述驱动箱内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传动轴的顶端连接,所述钻杆通过连接器安装在传动轴的底端,所述传动轴上设有辅助机构,所述底板上设有防护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固定管、三个转动管和三个辅助组件,所述辅助组件包括移动管、连接管、两个密封块和两个复位单元,该高精度汽车配件加工设备通过辅助机构提高了钻孔精度,不仅如此,还通过防护机构实现了防止碎屑飞溅和收集碎屑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精度汽车配件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汽车配件加工是构成汽车配件加工整体的各单元及服务于汽车配件加工的产品,其中,立式钻床是汽车配件加工的设备之一,立式钻床主轴竖直布置且中心位置固定的钻床,简称立钻。
现有的立式钻床在钻孔期间,钻杆易产生径向跳动,导致钻孔出现偏差,降低了钻孔精度,不仅如此,钻孔时还会产生大量的碎屑,而碎屑易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降低了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精度汽车配件加工设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精度汽车配件加工设备,包括底板、驱动箱、传动轴、连接器和钻杆,所述底板水平设置,所述驱动箱位于底板的上方且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竖向设置在驱动箱和底板之间,所述驱动箱内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传动轴的顶端连接,所述钻杆通过连接器安装在传动轴的底端,所述传动轴上设有辅助机构,所述底板上设有防护机构;
所述辅助机构包括固定管、三个转动管和三个辅助组件,所述固定管与传动轴同轴设置且位于钻杆和底板之间,所述固定管的底端与底板密封且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管与传动轴平行,所述转动管以传动轴的轴线为中心周向均匀分布在固定管和驱动箱之间,所述转动管与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管与传动轴轴线之间距离的2倍与固定管的外径相等,所述辅助组件与转动管一一对应且位于转动管内;
所述辅助组件包括移动管、连接管、两个密封块和两个复位单元,两个密封块分布与转动管内的两端密封且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和移动管均位于两个密封块之间,所述转动管的靠近转动轴的一侧设有通孔,所述连接管的轴线与传动轴的轴线垂直且相交,所述连接管的一端插入通孔,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转动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与通孔的内壁密封且固定连接,所述移动管与连接管同轴设置,所述连接管的远离传动轴的一端插入移动管内,所述移动管与连接管滑动且密封连接,所述移动管的远离传动轴轴线的一端与转动管的内壁抵靠且密封连接,所述移动管的另一端与转动管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转动管内设有润滑油,所述复位单元以连接管的轴线为中心周向均匀分布在移动管的外壁;
所述复位单元包括支撑杆、磁铁块和第一弹簧,所述支撑杆与移动管平行,所述支撑杆的靠近传动轴轴线的一端固定在转动管的内壁上,所述磁铁块上设有导孔,所述支撑杆穿过导孔且与导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磁铁块固定在移动管上,所述第一弹簧位于磁铁块的靠近传动轴轴线的一侧,所述磁铁块通过第一弹簧与转动管的内壁连接,所述固定管的制作材料为铁;
所述防护机构包括移动环、气管、滤网、支撑管、两个风力组件和两个连接组件,所述移动环与固定管同轴设置,所述固定管穿过移动环且与移动环滑动连接,所述移动环与底板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底板上设有气孔,所述气管与固定管同轴设置,所述气管的顶端插入气孔内,所述气管与气孔的内壁密封且固定连接,所述滤网安装在气管内,所述支撑管的轴线与气管的轴线垂直且相交,所述支撑管固定在底板上,所述气管的底端固定在支撑管的中端,所述固定管通过气管与支撑管连通,所述风力组件设置在支撑管内,所述气管的轴线位于两个风力组件之间,所述连接组件设置在移动环上且与风力组件一一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兴业汽车饰件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兴业汽车饰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04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