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回收氧化铅用络合液提纯回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77793.3 | 申请日: | 202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8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克军 |
主分类号: | C01G21/06 | 分类号: | C01G21/06;B01D36/00;B01D25/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6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收 氧化铅 络合 提纯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回收氧化铅用络合液提纯回用方法,其包括沉淀反应工序、压滤工序、第一漂洗工序、第二漂洗工序、第三漂洗工序、提纯工序及回用工序,其通过利用多次压滤逐级提升滤液内络合液浓度的原理,将含低浓度络合液的滤液用于漂洗带有络合液的沉淀物,漂洗后再经过压滤,提升滤液内络合液的浓度,最后利用加热装置对沉淀物与滤液进行同步进行加热,使沉淀物分解形成氧化铅与沉淀剂,沉淀剂回收进行循环回用,滤液蒸发提纯形成高浓度的络合液进行回收循环回用,解决了含低浓度络合液溶液提纯回用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络合液的经济回用,降低了氧化铅回用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铅酸电池材料回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回收氧化铅用络合液提纯回用方法。
背景技术
原子经济法回收氧化铅是与与当前国内外废旧铅酸电池“热处理”和“湿处理”截然不同的一种全新的回收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原子经济反应,用化学方法将废旧铅酸电池转化成可直接利用的氧化铅粉,处理过程中无烟尘、废气、废水排放,回收利用率高达99%,具有高效率、高清洁、低能耗、低成本等优势,是一项彻底改变全球铅酸蓄电池回收产业脏、乱、差面貌的重大革命性创新。
在专利号为CN104789776A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从含氧化铅废料中回收氧化铅的方法,其就是一种原子经济法回收氧化铅粉末的方法,其通过将含氧化铅废料与络合液溶液接触,并将接触后的混合物固液分离,再对分离后的溶液进行沉淀处理,最后进行高温球磨焙烧得到PbO,但是其在回收PbO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低浓度的络合液溶液,无法达到回用标准,需要对该低浓度的络合液溶液进行提纯处理。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回收氧化铅用络合液提纯回用方法,其通过利用多次压滤逐级提升滤液内络合液浓度的原理,将含低浓度络合液的滤液用于漂洗带有络合液的沉淀物,漂洗后再经过压滤,提升滤液内络合液的浓度,最后利用加热区同时对沉淀物与滤液分别进行蒸发提纯与加热分解,解决了含低浓度络合液溶液提纯回用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络合液的经济回用,降低了氧化铅回用的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回收氧化铅用络合液提纯回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沉淀反应工序,络合铅溶液输送进入碳化反应釜内,通入沉淀剂,沉淀剂与络合铅溶液发生沉淀反应,得到沉淀物;
b.压滤工序,沉淀物导入到漂洗装置中的第一压滤机内,由该第一压滤机进行压滤,得到溶液a与第一滤渣,溶液a直接输出回用,第一滤渣掉入压滤罐内;
c.第一漂洗工序,掉入所述压滤罐内的第一滤渣,由第一溶液罐对其通入溶液c,搅拌电机带动搅拌辊对所述压滤罐内的第一滤渣进行搅拌,搅拌后导入到所述第一压滤机内,由该第一压滤机进行压滤,得到溶液b与第二滤渣,溶液b导入到提纯装置的提纯区内,第二滤渣掉入压滤罐内;
d.第二漂洗工序,掉入所述压滤罐内的第二滤渣,由第二溶液罐对其通入溶液d,所述搅拌电机带动所述搅拌辊对所述压滤罐内的第二滤渣进行搅拌,搅拌后的导入到所述第一压滤机内,由该第一压滤机进行压滤,得到所述溶液c与第三滤渣,溶液c导入到所述第一溶液罐内储存,第三滤渣掉入所述压滤罐内;
e.第三漂洗工序,掉入所述压滤罐内的第三滤渣,由第三溶液罐对其通入去离子水,所述搅拌电机带动所述搅拌辊对所述压滤罐内的混合物进行搅拌,搅拌导入到所述第一压滤机内,由该第一压滤机进行压滤,形成所述溶液d与第四滤渣,所述溶液d导入到所述第二溶液罐内储存,第四滤渣掉入所述压滤罐内,由第三溶液罐对其再次通入去离子水,得到浆液a;
f.提纯工序,导入到提纯装置的提纯区内的所述溶液b由提纯装置上的加热区对其进行加热蒸发提纯,使所述溶液b提纯形成所述溶液a与水蒸气;
g.回用工序,提纯形成的所述溶液a由输料管道输出回用,水蒸气由水气回收装置进行冷凝净化回用至所述第三溶液罐内回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克军,未经张克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777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