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回收氧化铅用络合液提纯回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77793.3 | 申请日: | 202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8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克军 |
主分类号: | C01G21/06 | 分类号: | C01G21/06;B01D36/00;B01D25/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6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收 氧化铅 络合 提纯 方法 | ||
1.一种回收氧化铅用络合液提纯回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沉淀反应工序,络合铅溶液输送进入碳化反应釜(10)内,通入沉淀剂,沉淀剂与络合铅溶液发生沉淀反应,得到沉淀物;
b.压滤工序,沉淀物导入到漂洗装置(1)中的第一压滤机(11)内,由该第一压滤机(11)进行压滤,得到溶液a与第一滤渣,溶液a直接输出回用,第一滤渣掉入压滤罐(12)内;
c.第一漂洗工序,掉入所述压滤罐(12)内的第一滤渣,由第一溶液罐(13a)对其通入溶液c,搅拌电机(121)带动搅拌辊(122)对所述压滤罐(12)内的第一滤渣进行搅拌,搅拌后导入到所述第一压滤机(11)内,由该第一压滤机(11)进行压滤,得到溶液b与第二滤渣,溶液b导入到提纯装置(2)的提纯区(21)内,第二滤渣掉入压滤罐(12)内;
d.第二漂洗工序,掉入所述压滤罐(12)内的第二滤渣,由第二溶液罐(13b)对其通入溶液d,所述搅拌电机(121)带动所述搅拌辊(122)对所述压滤罐(12)内的第二滤渣进行搅拌,搅拌后的导入到所述第一压滤机(11)内,由该第一压滤机(11)进行压滤,得到所述溶液c与第三滤渣,溶液c导入到所述第一溶液罐(13a)内储存,第三滤渣掉入所述压滤罐(12)内;
e.第三漂洗工序,掉入所述压滤罐(12)内的第三滤渣,由第三溶液罐(13c)对其通入去离子水,所述搅拌电机(121)带动所述搅拌辊(122)对所述压滤罐(12)内的混合物进行搅拌,搅拌导入到所述第一压滤机(11)内,由该第一压滤机(11)进行压滤,形成所述溶液d与第四滤渣,所述溶液d导入到所述第二溶液罐(13b)内储存,第四滤渣掉入所述压滤罐(12)内,由第三溶液罐(13c)对其再次通入去离子水,得到浆液a;
f.提纯工序,导入到提纯装置(2)的提纯区(21)内的所述溶液b由提纯装置(2)上的加热区(22)对其进行加热蒸发提纯,使所述溶液b提纯形成所述溶液a与水蒸气;
g.回用工序,提纯形成的所述溶液a由输料管道(211)输出回用,水蒸气由水气回收装置(4)进行冷凝净化回用至所述第三溶液罐(13c)内回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收氧化铅用络合液提纯回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沉淀剂为CO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收氧化铅用络合液提纯回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络合铅溶液中添加入的络合液为乙二胺二乙酸、丙二胺四乙酸、氨三乙酸、天冬氨酸、丙氨酸、缬氨酸、谷氨酸、脯氨酸、肌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组氨酸、天冬酰胺、甘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酰胺、瓜氨酸、赖氨酸、精氨酸、半胱氨酸、蛋氨酸、鸟氨酸、乙酸以及上述物质所对应的钠盐、钾盐和铵盐与季铵盐、咪唑、乙醇胺、苯乙酸、甲胺、乙胺、乙二胺、丙二胺和三乙醇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收氧化铅用络合液提纯回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得到的溶液a含络合液的百分比达到80%~90%,所述步骤c中,得到的溶液b含络合液的百分比达到65%~70%,所述步骤d中,得到的溶液c含络合液的百分比达到40%~55%,所述步骤e中,得到的溶液d含络合液的百分比达到15%~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收氧化铅用络合液提纯回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的第一滤渣由所述步骤d中获得溶液c进行漂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收氧化铅用络合液提纯回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的第二滤渣由所述步骤c中获得溶液d进行漂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收氧化铅用络合液提纯回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f中的所述提纯装置(2)包括:
球磨滚筒(23),所述球磨滚筒(23)的内部成型有球磨干燥区(24),其两端设置有进料通道(241)与出料通道(242);
夹套(25),所述夹套(25)套设于所述球磨滚筒(23)的外侧,其内设置有所述提纯区(21),且其内壁与所述球磨滚筒(23)的外壁之间成型有加热区(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克军,未经张克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7779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