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识别含硝酸根离子污染物的污染源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71708.2 | 申请日: | 2020-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53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 发明(设计)人: | 闵秀云;李廷伟;高春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N27/62 | 分类号: | G01N27/62 |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赵世发 |
| 地址: | 810000***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识别 硝酸 离子 污染物 污染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识别含硝酸根离子污染物的污染源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测定待测样品中的硝酸根离子的浓度值和δ15N值,并将该浓度值下的δ15N值与标准氮同位素的参数范围进行比对,从而确定待测样品中含硝酸根离子的污染物的来源。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识别含硝酸根离子污染物的污染源的方法,通过对水体中硝酸盐氮同位素组成和特征,可以准确识别水体中各区段和时段硝酸盐的主要污染源,并查明水体中氮污染的趋势和分布。
技术领域
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识别含硝酸根离子污染物的污染源的方法,属于环境污染防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氮具有多来源的特点,包括大气、雨水中的尘埃、工业和生活污水、城市生活垃圾、土壤和含水层介质、含氮的化学物质、化肥农药、牲畜排泄物和植物腐殖体、以及工业生产过程中合成的含氮物质(Stevenson,1982;Houghton et al,1990;Matson et al,1990)。
传统方法主要通过获取河流硝酸盐浓度和排放数据的变化,来判定硝酸盐的增加是否归结于硝酸盐使用量的增加,但是这并不能为我们提供硝酸盐的来源信息,氮同位素分馏能够引起自然界含氮物质δ15N的显著差异,大多数陆地物质的δ15N组成为-20‰-30‰,例如人工合成化肥δ15N大多在0±3‰,土壤有机氮的δ15N可以在-10‰-15‰范围内变化,人畜排泄物的δ15N值为10‰-20‰,工业来源或其他生活垃圾δ15N低于10‰。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识别含硝酸根离子污染物的污染源的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识别含硝酸根离子污染物的污染源的方法,其包括:
测定待测样品中的硝酸根离子的浓度值和δ15N值,并将该浓度值下的δ15N值与标准氮同位素的参数范围进行比对,从而确定待测样品中含硝酸根离子的污染物的来源。
进一步的,所述的方法具体包括:
先将待测样品与第一酸液混合形成混合溶液,并采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富集所述混合溶液中的硝酸根离子;
以第二酸液对富集硝酸根离子的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洗脱处理,并收集洗脱处理后的洗脱液;
采用冷冻干燥的方式对所述洗脱处理后的洗脱液进行干燥处理,之后测定所述洗脱液中的硝酸根离子的δ15N-NO3-值。
进一步的,所述的方法具体包括:
1)向伯乐树脂柱中装入AG1×8型树脂形成阴离子交换树脂柱,用去离子水将阴离子交换树脂柱浸湿以保证阴离子交换树脂柱内的树脂始终湿润,多余的水将从阴离子交换树脂柱底部排出,但始终保持液面高于树脂面,将阴离子交换树脂柱通过橡皮塞分别与分液漏斗、过滤瓶以及真空泵相连,从而调节流过阴离子交换树脂柱时的流速,控制真空泵压力小于0.2kPa;
2)以HCl溶液对阴离子交换树脂柱进行淋洗,再用超纯水自上而下洗阴离子交换树脂柱,始终保持容器中的液面高出阴离子交换树脂柱顶面,直至阴离子交换树脂柱下溶液的pH值为中性为止;
3)以CaCl2溶液对阴离子交换树脂柱进行转型处理,以增加阴离子交换树脂柱上被Cl-占据的交换位点,再用超纯水洗去多余的Cl-;
4)将进行过前期处理的水样通过阴离子交换树脂柱,使NO3-全部吸附集中到阴离子交换树脂柱上面,测定检验柱下液是否有NO3-以判断是否漏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717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推压式减震电子器件运输装置
- 下一篇:按压式减震电子器件运输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