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真姬菇工厂化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69583.X | 申请日: | 2020-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37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潘辉;他保路;杨坤伦;奚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光明临港九道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20 | 分类号: | A01G18/20;A01G18/50;A01G18/40 |
代理公司: | 遵义浩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2 | 代理人: | 黄明 |
地址: | 563000 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汇川大道延长***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姬菇 工厂 栽培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姬菇工厂化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作培养基质;(2)制作菌包;(3)灭菌;(4)接种;(5)培养;(6)搔菌;(7)栽培;(8)包装。本发明栽培方法成本低,同时减少了木屑的用量,保护林业资源,减少了环境污染,且生产出的真姬菇品质佳,符合工厂化生产要求,具有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真姬菇工厂化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真姬菇(Hypsizygus marmoreus) 又名蟹味菇、玉蕈、假松茸。在分类地位上隶属于担子菌亚门、伞菌目、白蘑科、玉蕈属,秋季群生于阔叶树的朽木上,自然分布于日本、欧洲、北美、西伯利亚等地。真姬菇是一种低热量,低脂肪的保健食品,其形态美观、肉质脆嫩,口感极桂,味比平菇鲜,肉比滑菇厚,质比香菇韧,口感极佳,还具有独特的蟹香味,在日本有“香在松口蘑,昧存玉蕈”之称。真姬菇工厂化生产国际上以日本为主,主要利用木屑和玉米芯为主,添加菌丝活性剂保持生产稳定。国内真姬菇工厂化生产已经进行了近20年,栽培配方基本仍以木屑、玉米芯和棉籽壳为主,辅以米糠、麸皮、玉米粉进行,木屑和玉米芯种类也开展了部分研究,但是随着环保治理、玉米品种更新、工厂选址变化,木屑逐渐退出市场。而竹屑干物质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含量均高于杂木屑,木质素含量亦超过杂木屑。木资源再生速度缓慢,耗时长,价格也相对较高,因此利用竹屑代替杨木屑或杂木屑进行真姬菇工厂化生产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虽然有些单位对其他食用菌的菌渣栽培真姬菇进行了研究,但是均是处于初级试验阶段或农户式栽培阶段,未进行匹配的工厂化生产技术工艺探索,对工厂化生产风险仍然很大,难以推广使用。所以,急需对现有真姬菇的栽培方法进行改进,以满足工厂化栽培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真姬菇工厂化栽培方法。
一种真姬菇工厂化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培养基质:将玉米芯、棉籽壳、米糠、麸皮、玉米粉、甜菜渣、轻质碳酸钙投入搅拌锅内,干拌15-25min,然后加水,加水后湿搅拌30-40min,然后投入竹屑,继续搅拌15-25min,使各原料搅拌均匀,含水量达到63%-68%,pH达到6.0-7.0;
(2)制作菌包:将混合搅拌好的培养基质装入塑料瓶中,采用自动装瓶机装瓶,塑料瓶为聚丙烯塑料瓶,容积为1100-1400cc,每瓶装料重量为800-1000g,在培养基上打3-6个孔,瓶口到料面的高度为1.0-2.0cm,最后采用压盖机盖上瓶盖;
(3)灭菌:将装好培养基质的瓶子码放于铁托盘上,然后移入灭菌锅内进行灭菌,灭菌结束后,移入冷却室降温至15-25℃等待接种;
(4)接种:将真姬菇液体菌种接入冷却后的培养基质内,每瓶接种量为30-40ml;
(5)培养:将接种后培养瓶码放在培养框内,并将培养框码放于塑料托盘上,叠放8-10层,放置于洁净度为10-30万级的培养室内预培养10-20t,后培养50-70t;
(6)搔菌:将培养后的栽培瓶通过自动搔菌机去除瓶盖,然后将瓶口的老菌皮刮掉,搔菌高度1.0-2.0cm,平搔或环搔,然后补水10-30ml;
(7)栽培:搔菌后将栽培瓶放入栽培室进行出菇栽培,通过智能控制设备调节环境参数,进行菌丝恢复、原基形成、原基分化、子实体生长、子实体成熟等阶段的参数调节,控制温度13-17℃、湿度90%-100%、光照50-300lux、二氧化碳浓度1000-4000ppm,栽培20-25t;
(8)包装:将成熟的真姬菇进行采收并包装,采用自动包装机进行包装,然后放入冷库储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光明临港九道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光明临港九道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95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